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李裹儿简介

李裹儿简介

淘名人 2019-03-15 20:34 热度:

李裹儿

李裹儿(684年-710年7月21日),即安乐公主。唐中宗李显之女,韦氏所生,有唐朝第一美人之称。出生时正值李显被武则天贬于庐陵,与韦氏赴房州时韦氏在途中分娩。因当时情况窘迫,匆忙中解下衣服做襁褓,所以取名为裹儿,她先嫁给武三思之子武崇训,后又嫁给武承嗣之子武延秀。在唐中宗统治时期,她大肆开府设官,干预朝政,贿买官爵,宰相以下的官员多出其门。她曾向中宗请求立她为皇太女,权力欲望特别强。她的生活非常奢侈,为了大兴土木工程,抢占民田民房。一心想做皇太女,但却遭到了父亲中宗李显的反对,公元710年唐中宗李显去世。之后李隆基发动政变,诛杀安乐公主,追废为“悖逆庶人”。

基本资料

本名:李裹儿

别称:安乐公主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房陵

出生时间:684年

去世时间:710年7月21日

追废:悖逆庶人

人物生平

嗣圣元年(684年),唐中宗李显被废,贬黜至均州,后迁至房陵(今湖北省房县)。因韦氏动了胎气,早产生下一个女儿,就是安乐公主,她出生时,李显脱下自己的衣服来包住她,故命其名为裹儿,李裹儿十三岁时,出落成美女,姿色美艳,聪明伶俐,李显与韦氏对她十分宠爱,自幼听其所欲,无不允许,李裹儿从小就养成了骄傲任性、蛮横霸道的脾气。

在长安年间(701年至704年),她以安乐郡主的身份嫁给武崇训;在嫁给武崇训之前,李裹儿就已和武崇训发生关系,后来又因未婚怀孕不得不下嫁,临嫁时贵戚显宦,无不往贺。宰相李峤、苏味道,及郎官沈佺期、宋之问等都献入诗文称颂。婚后不到六个月,李裹儿便产下一个男婴。

神龙元年(705年),张柬之、李多祚等发动神龙政变,迫使武则天传位给李显。恢复帝位之后,安乐公主恃其宠爱权倾天下,侯王权臣多出其门。曾自做诏书,蒙住前面的内容,请中宗画押,李显笑着答应其请。还奏请立为皇太女,左仆射魏元忠劝谏

展开阅读全文 ∨

轶事典故

安乐公主集天下巧匠,在洛州昭成寺中,造了一座百宝香炉。炉高三尺,开有四门,架四座小桥,雕刻着花草、飞禽、诸天、伎乐、麒麟、鸾凤、白鹤等,炉身嵌着珍珠、玛瑙、珊瑚、宝石、车磲、琬琰,用钱三万,府库历年储藏为之一尽。

安乐公主拥有两件百鸟裙,为旷世珍品。百鸟裙是由负责备办宫中衣物的机构尚方制作的,采百鸟羽毛织成。此裙的颜色鲜艳无比,令人眼花缭乱,不知其本色,从正面看是一种颜色,从旁看是另一种,在阳光下呈一种颜色,在阴影中又是另一种,裙上闪烁着百鸟图案。后来益州献单丝碧罗笼裙,缕金为花鸟,细如丝发,大如黍米,眼鼻口甲皆备,神奇而不可思议。《新唐书·五行志》记载:“日中影中,各为一色,百鸟之状”,在当时贵族女性中广为流行,安乐公主把其中一件百鸟裙献给母亲韦皇后,颇受皇后喜爱。《朝野佥载》称,安乐公主造百鸟毛裙以后,百官、百姓之家效之,“山林奇禽异兽,搜山荡谷,扫地无遗。”

人物评价

燕钦融:皇后淫乱,干预国政,宗族强盛;安乐公主、武延秀、宗楚客图危宗社。

《新唐书》:光艳动天下,侯王柄臣多出其门。

《唐语林》:上(唐宣宗)常诲曰:‘无轻待夫,无干预时事。’又降御札勖励,其末曰:‘苟违吾戒,当有太平、安乐之祸。汝其勉之!’

《太平广记》:唐景龙年,安乐公主于洛州道光坊造安乐寺,用钱数百万。童谣曰:‘可怜安乐寺,了了树头悬。’后诛逆韦,并杀安乐,斩首悬于竿上,改为悖逆庶人。

丁耀亢:古未有唐室公主之乱也。乘女主专朝之乱焰,散为群阴,政出私门,与人主争权。至履温褫服挽车,士风斯下矣。侈过灾生,不亦宜哉!

家庭成员

祖父:唐高宗李治

祖母:武则天

父亲:唐中宗李显

母亲:韦皇后

兄弟:懿德太子李重润、谯王李重福、节愍太子李重俊、唐殇帝李重茂

姐妹:新都公主、宜城公主、定安公主、长宁公主、永寿公主、永泰公主、成安公主

丈夫:武崇训(前)、武延秀(后)

争议

按照两《唐书》和《资治通鉴》的记载,唐中宗李显是被毒死。按照这个说法,韦后的两个情人杨均和马秦客害怕和皇后私通的事情败露,韦后想当皇帝,而安乐公主想当皇太女,几方势力都觉得中宗碍手碍脚。于是,大家联合搞出了一碗毒汤饼。

为了增强这个说法的合理性,《资治通鉴》在景龙四年的五月,也就是唐中宗去世的前一个月还特意加上一笔:“五月,丁卯,许州司兵参军偃师燕钦融复上言:‘皇后淫乱,干预国政,宗族强盛;安乐公主、武延秀、宗楚客图危宗社。’“

中宗应该不是被毒死的。有以下几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是在现存史书中,第一次提到唐中宗李显被韦后谋杀,是在此后半个多月的一场针对韦后的政变中,带有明显的军事动员色彩。就在中宗去世十八天后,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联合发动了政变。当时一个政变的将军对士兵说:“韦后毒死先帝,我们今天要杀死韦后,为先帝报仇!”显然,说韦后毒死中宗只是给政变找个充分的理由,不足以作为了解事实的依据。

第二个理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