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安澜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戴安澜
别名:原名炳阳、字衍功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安徽省无为县洪巷乡
出生日期:1904年(甲辰年)11月25日
逝世日期:1942年(壬午年)5月26日
职业:将领
毕业院校:黄埔军校
信仰:三民主义
主要成就:昆仑关战役率部击毙中村正雄 同古会战 收复棠吉
军衔:中将(追授)
逝世地点:缅甸北部茅邦村
获得勋章:青天白日勋章、军团功勋章
生平经历
1904年11月25日,出生在安徽省无为县仁泉乡(今洪巷乡)练溪社区风和自然村。
1923年,考入陶行知先生创办的安徽公学高中部。
1924年,投奔国民革命军,看到祖国处在危难之中,心中十分难过,为了表达自己镇狂飚于原野,挽巨澜于既倒,誓死振兴中华的凌云壮志,正式改名为“安澜”。
1925年,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学习。
1926年,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历任国民党军队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同年参加北伐。
1933年3月,率部参加长城古北口抗战,荣获五等云麾勋章。
1937年8月,升任第25师73旅旅长。
1938年3月,在台儿庄战役中,戴旅火攻陶墩,智取朱庄,激战郭里集,迫使台儿庄之敌后撤,得华胄勋章(一说宝鼎勋章)1枚。
1938年5月,在徐州会战中,曾率部在中艾山与日军激战4昼夜,因战功卓著,升任第89师副师长兼第31集团军总部干训班教育长。
1938年8月,率部投入武汉会战,被第31集团军记大功1次。
193
主要作品
绝句诗
万里旌旗耀眼开,王师出境岛夷摧。扬鞭遥指花如许,诸葛前身今又来。策马奔车走八荒,远征功业迈秦皇。澄清宇宙安黎庶,先挽长弓射夕阳。
人物评价
蒋中正为纪念戴安澜将军赋诗:“虎头食肉负雄姿,看万里长征,与敌周旋欣不忝;马革裹尸酹壮志,惜大勋未集,虚予期望痛何如?”
1943年3月,毛泽东为纪念戴安澜将军赋诗《海鸥将军千古》:“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朱、彭联名诗作:上联:将略冠军门,日寇几回遭重创;下联:英魂羁缅境,国人无处不哀思。
孙立人称赞:“伟哉将军,战绩辉煌。”
周恩来题写了挽词:“黄埔之英,民族之雄。”
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的命令中说:“中华民国陆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于1942年同盟国缅甸战场协同援英抗日时期,作战英勇,指挥卓越,圆满完成所负任务,实为我同盟国军人之优良楷模”。
史迪威评价戴安澜:立功异域扬大汉声威的第一人。
女儿眼中的戴安澜将军:“精忠报国,浩气长存”
中共安徽省芜湖市委统战部部长万相改说:“戴安澜将军是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在国民党的成员中,包
后人纪念
为纪念戴安澜将军,安徽省芜湖市人民政府于1979年重新整修了墓地,并树立了石碑。
戴安澜烈士墓安放在安徽省芜湖市小赭山南坡半山腰,占地100多平方米,墓地正面对着大赭山,墓地背后依山而建,呈半圆形,四周苍松翠柏环绕,墓前有宽敞的神台,墓穴为圆形混凝土结构,直径约5米,高2米,墓前竖立着一块一人多高的墓碑,碑上镌刻着“戴安澜烈士墓”六个大字,为前民革中央主席王昆仑题写,字体苍劲有力。
芜湖市人民政府于一九七九年将墓地重新整修,并树立了多块石碑。左碑铭刻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邓颖超等先辈当年题赠的挽诗挽词挽联;右碑是将军生平简历;中碑是王昆仑所题“戴安澜烈士墓”。墓群和地面采用花岗岩蘑菇石粘贴,新增加了汉白玉护栏和上下两座瞻仰台,面积由原来的216平方米扩大为336平方米,可容纳同时150多人。
戴安澜烈士墓在“文革”期间(1966-1976)曾遭毁坏,1978年以后多次修葺。199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