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廷锴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蔡廷锴
外文名:Tsai Tingkai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广东罗定
出生日期:1892年4月15日
逝世日期:1968年4月25日
职业:军人
毕业院校:护国第二军陆军讲武堂
主要成就:带领十九路军在“一二八事变”后奋起抗击日军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领导人之一
故居:罗定市罗镜镇蔡廷锴故居
军衔:民国陆军上将
人物经历
1892年4月15日出生于广东罗定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9岁,蔡廷锴到邻村的书馆入学读书。母亲突然去世,仅上了3年学的蔡廷锴被迫辍读。
13岁的蔡廷锴过早地担起生活的重担。忙时他和姐姐种地,闲时他和父亲学裁缝。生活的磨难,练就蔡廷锴倔犟的性格和健壮的体魄。随着年龄的增长,蔡廷锴的眼界越来越宽了,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欺侮,清政府的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常使他愤恨不已。一本《三国演义》蔡廷锴看了又看,爱不释手。他相信自己有一天会像赵子龙那样驰骋疆场杀敌报国。1908年9月,蔡廷锴与本地农家女彭惠芳结婚。
1910年,新军来到了罗定县,蔡廷锴瞒着父亲、妻子,以外出替人裁缝衣服为借口,加入新军。
蔡廷锴先后4次投军都时间不长就被迫离去,1918年到李耀汉肇军的陈铭枢营当排长。1919年肇军解体,陈铭枢营改属于护国军林虎部,蔡被选入护国第二军陆军讲武堂学习一年。
1920年,蔡廷锴所在部队编入护国军第二军陈铭枢营,同年8
主要贡献
“九一八”事变爆发。蔡廷锴在赣州率部誓师,要求抗日,反对内战。他率十九路军驻防上海后,日本海军陆战队不断向上海增兵,并进一步制造事端。1932年1月22日,日本领事村井向中方提出无理要求,要十九路军后撤30公里,蔡廷锴坚决不允,军政部长何应钦来沪与蔡面谈。蔡廷锴说,驻地是我国领土,撤退殊无理由。政府要撤,请不限于敌方要求,调我全军离开京沪路,我当绝对服从。
1月23日,蔡廷锴与蒋光鼐在上海召开了十九路军营以上干部会议,做出了坚决抵抗日军决定,并作了具体部署。24日,蔡廷锴又到苏州召开十九路军驻苏高级将领紧急会议,宣布抗战决心,并让全军做好准备。
1月28日夜,日本悍然向闸北一带进攻,十九路军立即奋起抵抗,震惊中外的“一·二八”事变爆发。1月29日,蒋光鼐、蔡廷锴等人向全国发出通电,表示守土有责,尺地寸草,不能放弃,为救国保家而抗日,虽牺牲至一卒一弹,绝不退缩。
十九路军全军官兵在广大群众的鼓舞、支
家族成员
彭惠芳(?-1937),蔡廷锴的原配妻子,广东罗定人,贫农出身,在蔡廷锴入伍后,勤勤恳恳,支撑起蔡廷锴一大家。
罗西欧(1919-1987),蔡廷锴第二任妻子,广东阳春圭冈人,知识妇女。崇敬蔡廷锴英勇抗日,尽心尽力照料其生活起居29年,一生没有生育。
蔡达锴,蔡廷锴胞弟,开明地主,曾经在罗镜等地很有影响。
蔡绍辉,蔡廷锴的第二个儿子,军人出身,也曾打过不少仗。
蔡绍芝,蔡廷锴的女儿,1932年7月出生,广东罗定人。中共党员,民革成员。毕业于湖北大学。现任民革湖北省委会专职副主任(副厅级),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省妇女人才促进会副会长。
蔡醒民,蔡廷锴的长孙,从事过地质勘测、在中大任教等,广州政协委员,现已退休。
人物纪念
为纪念蔡廷锴将军,罗定市政府在其故乡罗定建起了“廷锴纪念中学”。该校学生秉承将军精神,努力拼搏,学校常获佳绩,为当地的骄傲。
蔡廷锴故居位于广东省罗定市罗镜镇龙岩村。建于民国初年,三进,院落式布局,是一座砖木结构的粤西典型农家大屋,占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主屋两侧有阁楼,内置暗廊贯通全屋。两侧设附屋,有猪舍、牛栏、舂米房、厕所等。后座两角置炮楼。屋前为地坪、池塘。屋后有菜园、果园、石砌围墙。通巷设水井。1992年维修,吴南生为故居题写匾额。
1985年5月20日罗定市政府公布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广东省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是云浮市、罗定市革命历史教育基地。近年年均游客2万左右。
影视形象
2009年《建国大业》蔡廷锴饰演者黎明
2011年20集电视连续剧《蔡廷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