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郑成功简介

郑成功简介

淘名人 2019-02-24 21:57 热度:

郑成功

郑成功(1624.08.26-1662.0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时监生,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并封忠孝伯,世称“郑赐姓”、“郑国姓”、“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1645年(清顺治二年,弘光元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郑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原明朝南京),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今台湾台南市境内)的驻军,收复台湾,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有《延平王集》行世。郑成功死后,台湾民间陆续建立庙宇祭祀,其中以台南延平郡王祠最为重要。

基本资料

本名:郑森

别称:郑成功、福松、郑大木、赐姓朱、郑延平、Koxinga

字号:字明俨、大木

所处时代:明末清初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日本肥前平户

出生时间:1624年(天启四年)8月27日

去世时间:1662年(康熙元年)6月23日

主要作品:《延平王集》

主要成就:东南抗清,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创建明郑

职业:军事家、政治家、民族英雄

官职:总统御营军务、招讨大将军忠孝伯

王爵:延平王、潮王

封爵:威远侯、漳国公

谥号:武王

原籍:福建南安

祖籍:河南固始

逝世地:南明东都承天府

人物生平

郑成功原籍福建南安石井镇,出生于日本九州平户藩。《漳浦营里郑氏族谱》明确记载,郑成功祖先于东晋永嘉年间,避地到闽。

《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收录的郑氏族谱中有一段文字,表明郑氏入闽,“或于三山,于莆漳,于潮,是不一处”。其中到达漳州的这一支,在宋末时安居在龙溪,也就是现在的龙海洋西村,在元朝又从洋西播迁到鄱山,也就是现在的福建龙海颜厝镇古县。随后,又从古县播迁到南安。晋江安平郑氏第十三代先祖珏峰的墓志铭由明朝三边总督洪承畴撰写,洪承畴在郑成功墓志铭阐述:“郑之入闽也初居仙游之枫亭,迁徙攀鳞故里,原有枫亭桥圾,今其名犹存焉始祖祖道公,数传而至珏号果斋生谥号后崖生思诲”。墓志铭还提到,因倭寇频频侵犯,被迫南迁晋江安平地区,也就是现如今的安海地区。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是一个海商兼海上走私集团的头目,一生共有5位妻子,其中第二位妻子田川氏是日本人。当时日本当局很重视郑芝龙,平户藩主松浦也送宅邸给他居住。

展开阅读全文 ∨

为政举措

东南抗清

1646年(清顺治三年,隆武二年)清兵入闽,其父郑芝龙迎降,他哭谏不听,起兵抗清。后与张煌言联师北伐,震动东南。

1646年(清顺治三年,隆武二年)二月,隆武帝(明唐王朱聿键)移驻延平府。三月,郑成功在延平向隆武帝“条陈”:“据险控扼、拣将进取、航船合攻、通洋裕国”(后人称之为“延平条陈”),被隆武帝叹为奇策,封郑成功为“忠孝伯”,赐尚方剑,挂“招讨大将军”印。在延平设军事指挥部、水师训练基地,巡守南平闽浙赣边关。八月下旬,郑成功辞别隆武帝,在延平闽江与清军战斗,“交锋不利,率师南下”。“遂密带一旅遁金门”,以“招讨大将军”之名举义旗于金、厦沿海一带。

1653年(清顺治十年,永历七年),隆武帝封郑成功为“延平公”。

1658年(清顺治十五年,永历十二年)正月,郑成功被明永历帝晋封为“延平郡王”,后人亦称郑成功为郑延平。

收复台湾

1624年(天启四年),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

展开阅读全文 ∨

历史评价

王观光:“是儿英雄,非若所及也!”

朱聿键:"素闻郑家有匹千里驹,果然名不虚传。"

郑鸿逵:“此吾家千里驹也!”

钱谦益:“声调清越,不染俗氛。少年得此,诚天才也。”

瞿式耜:“瞻瞩极高,他日必为伟器。”

张煌言:“窃闻举大事者,先在人和;立大业者,尤在地利。……即如殿下东都之役(即攻台之战),岂诚谓外岛足以创业开基?不过欲安插文武将吏家室,使之无内顾之忧,庶得专意恢复。但自古未闻以辎重眷属,置之外夷,而后经营中原者。……故当兴师之始,兵情将意,先多畏疑。”

卢若腾:“金陵城,秦、汉以来几战争;战胜攻取有难易,未闻不假十万兵。闽南义旅今最劲,连年破虏无坚营。貔貅三万绝鲸海,直沂大江不留行:瓜步、丹徒鏖战下,江南列郡并震惊;龙盘虎踞古都会,伫看开门夹道迎。一朝胡骑如云合,百战雄师涂地倾!……”

爱新觉罗·玄烨:1662年(清康熙元年,永历十六年)七月,郑成功病逝于台湾。康熙题撰挽联一副,

展开阅读全文 ∨

个人作品

《春三月至虞谒牧斋师同孙爱世兄游剑门》

《越旬日复同孙爱世兄游桃源涧》

《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复台》

轶事典故

高山族献金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郑成功率军到台湾之初,就非常注意团结高山族同胞。当高山族同胞迎接他们时,郑成功即设宴款待,并赠送礼物给他们。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他又亲自率领文武官员多次拜访高山族各部落。

当时,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有一天,郑成功带领将士去拜访高山族一个部落时,从欢迎的人群中走出4人,他们各自端着一个盘子,里面分别放着金、银、野草和泥土,献给郑成功。郑成功看了看面前4个盘子里的物品,略有所思后,笑着对高山族同胞说,他到台湾来是为了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国土,而不是为了要金银的。说完后,他收下了野草和泥土,将盛有金、银的盘子都退还给高山族。这个消息很快传遍全岛,使高山族同胞很受感动。所以在收复台湾的多次战斗中,高山族同胞都积极大力支持郑军的驱荷斗争。

曾获封号

郑成功称获得如下封号:

宗人府宗正协理宗人府事

提督禁旅、仪同驸马都尉

御营御武副中军勋戚、总统御营军务,招讨大将军忠孝伯—受封于1647年(隆武二年)三月

威远侯—受封于1648年(清顺治四年,永历二年)十月

漳国公—受封于1649年(清顺治五年,永历三年)七月

延平王—明昭宗于1654年(清顺治十年,永历八年)八月敕封郑成功为延平王,郑成功谦辞不受。1655年四月(清顺治十一年,永历九年)昭宗再次下诏并赍延平王册印至厦门,郑成功乃不再推辞受封为延平王。

潮王(辞未就)—1657年(清顺治十三年,永历十一年)十一月敕封为潮王,郑成功谦以无功辞不敢受。

潮武王(追谥)—1681年(康熙二十年)四月郑克塽追谥其祖父为潮武王。

家族成员

高祖父:郑荣(乐斋)

曾祖父:郑瑢(西庭,另一说郑王容)

祖父:郑士表(另一说郑绍祖),字毓程,号象廷,福建泉州府南安石井乡人。

父亲

郑芝龙(1604年4月16日-1661年11月24日),又名“一官”,号飞黄。为明末时期东南沿海武装海商集团之领导人,因从事海上贸易而致富,并组织强大的武力做为后盾,为后来明郑抗清实力的奠基人。

母亲

田川氏(1602年10月3日-1647年1月5日),是日本肥前国平户岛上的川内浦人,她生于田川家,亦作“翁氏”。1646年郑芝龙降清后,她以剑切腹自杀身亡,时年45岁。

正室:董酉姑(1623年10月17日—1681年7月30日),福建惠安进士礼部侍郎董飏先侄女;

侧室庄、林、史、蔡、曾、蔡等诸位不知名的夫人。

田川七左卫门,郑芝龙将他过继给妻子娘家。实际上是次子,所以又称为“田川次郎左卫门”,姓“郑”及“福住”

郑渡(《清史稿》作“郑世忠”),郑芝龙次子

郑恩(《清史稿》作“郑世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墓地

参见:郑成功墓

郑成功死后原葬台南近郊洲仔尾(今属永康区);郑克塽降清迁居北京后,上疏表示“念台湾远隔溟海,祭扫维艰”,请迁内地。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五月,郑成功父子迁葬福建省南安市康店村覆船山,附葬于七世祖郑乐斋坟墓内。也有说法称,为免台湾人起抗清之心,郑氏诸祖在台诸坟悉遭朝廷下令迁葬中国大陆。

民间传说郑克塽为了使郑成功安眠地下,不再受干扰,护送郑成功灵柩从北京到固始郑家飨堂安葬。另一方面,为了遮人耳目,又派其弟郑克举到福建南安刻了一块《郑氏附葬祖父墓志》,声称郑成功附葬在“郑氏乐斋公茔”祖坟里。但此说并无具体证据支持。

后世纪念

开元殿—嘉义溪口

成功庙─云林大埤丰田村

武英殿─嘉义溪口潭肚寮

三老爷宫—台南市北区裕民街

沙东宫—南投县竹山镇

台南市延平郡王祠、郑成功祖庙

台中市大甲区铁砧山国姓庙

台北市外双溪郑成功庙

台北市北投区关渡延平郡王三将军庙(关渡宫左殿延平郡王郑成功庙)

台北市士林区圆山国姓爷庙

当前台湾有些学校、街道、地名、军舰等以郑成功的人名或称号命名,大陆的河南省固始县也有一条街道以郑成功的名字命名,玆纪念;例如:

地名:旧台北市延平区,南投县国姓乡,南投县延平里,台东县延平乡;

街道:台中市成功路,台北市延平南北路,台南市中西区开山路,固始县成功大道;

学校:成功大学(原台湾省立工学院),台北市立成功高级中学(原台湾州立二中、台湾省立成功中学),台北市私立延平高级中学(原私立延平学院),台南市立成功国小,南投县延平国小,福建晋江安海成功小学;

军舰:成功级巡防舰,包括FFG-1101成功舰;

其他:台南市国姓桥,台南延平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

艺术形象

日本戏剧

日本的文学家、戏剧家从江户时期开始,就创作了一系列作品,赞颂郑成功。近现代的作家们也创作了一系列文学作品:在日本出版界开创了一门“国姓爷文学”,受到日本人的青睐。日本作家近松门左卫门曾写了一部名为《国性爷合战》的净琉璃剧风靡一时(原作者改“姓”为“性”)。日本连续出版很多取材于郑成功的文学作品,形成一个系列。直到二战以后,日本出版界仍对郑成功情有独钟。不仅上田微古馆的《郑成功的盔甲》一书仍是日本男女老幼津津乐道的通俗演义,中山光义的《国姓爷合战》(1952年)一文还被收入青少年世界名著文库。此外,饭泽匡的《国姓爷》(1956年)也被收入日本国民文学全集。

传统戏曲

《携保生大帝赴台》

1.中国龙瓷作品《郑成功》

2.核舟思乡:郑成功怀念故乡的场景,被一枚小小核舟刻画得如临其境,那就是核舟“郑成功思念故乡”。核舟为橄榄核材质,长3.9厘米、高1.3厘米。核舟船头正中端坐的是郑成功。在他的左侧是

展开阅读全文 ∨

史籍记载

《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四·列传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