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寿山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赵寿山
别名:赵生龄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陕西户县
出生日期:1894年(甲午年)11月21日(农历)
逝世日期:1965年(乙巳年)6月20日
职业:司令、省长
毕业院校:陕西陆军测量学校
信仰:三民主义、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中条山血战日寇
逝世地点:因病在北京逝世
人物生平
赵寿山(1894年—1965年)原名赵生龄,字杜亭,户县定舟村人。出生贫农家庭,幼年丧父,靠母抚养。16岁便立志报国,考入陕西陆军小学。辛亥革命后,转入陆军测量学校,于1915年毕业。先在冯玉祥部任地形教官、少校参谋;后到杨虎城部任排长、军事教官、营长等职。
1926年1月,赵寿山随杨虎城将军坚守西安八个月,打退北洋军阀吴佩孚部刘镇华的围攻。杨虎城部改编,赵任第二混成团团长。1930年5月,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中原大战,杨部参加对冯、阎作战,赵升任旅长,年底任绥靖司令。赵到陕南,击溃收编了盘据地方的军阀部队,消灭了土匪王山春,但也杀害了当地一些共产党人。
1935年秋,红四方面军由鄂豫皖苏区转移川陕,赵旅被其击溃,赵寿山遂与四方面军密定了互不侵犯协定。1936年春,蒋介石调赵部到陕北进攻红军,赵寿山非常苦闷,以到外地看病为名,观察形势。他到北京、南京、上海等地,目睹“一二·九”救亡
大事年表
1894年11月12日生于陕西户县北乡定舟村。
1909年考入陕西陆军小学。
1911年入西北大学预科,后转入陕西陆军测量学校学习。
1917年秋在陕西靖国军司令部任科员。
1919年到北京,在冯玉祥部第十六混成旅任上尉参谋。
1921年任少校参谋、教官。
1924年春,赵寿山加入杨虎城部队。西安事变时,赵寿山参与指挥第十七路军的军事行动,事变后任第十七师师长。第十七师驻防三原期间,赵寿山给红军支援了大量武器弹药和其他物资。
1926年11月在国民军联军第十军二师混成团任团长。
1929年11月任国民党军第十七路军十七师五十一旅旅长。
1930年12月所部进驻汉中。
1932年10月后与红四方面军建立联系,订立互不侵犯的秘密协定,维护与红军合作的局面。
1935年10月起,先后到北平、南京、上海,结识进步人士,逐步接受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1936年,曾向杨虎城建议联共反蒋抗日。西安事变时,他
人物事迹
70年前,张学良、杨虎城二将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赵寿山作为17路军的核心人物参加了这一伟大事件。
1935年10月,时任17路军17师51旅旅长的赵寿山借看病之名向杨虎城请假离开部队,先后到北平、天津、上海等地观察形势。期间,他经常接触杨明轩、赵葆华、杨晓初、李馥清、韩述之等进步人士。通过学习阅读进步书籍和与他们交流,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明确了反蒋联共抗日的救国方向和办法。
1936年10月,赵寿山回到陕西。他在西安事变前与杨虎城最后的一次谈话中,提出了捉蒋的大胆想法。
1936年12月11日晚9时许,杨虎城派小车将赵寿山接到绥靖公署住所。赵寿山刚进门,见到杨的秘书王居仁和警务二旅旅长孔从洲,就问杨找他有何事,王成仁说:“主任要亲自对你讲。”此时,赵已知道有行动,他见孔从洲在一旁低头沉思,就说:“从洲,请你给我找一张西安市的地图来。”孔说:“我这里带的有。”随手从衣袋里掏出一张图。赵寿
公祭大会
1965年6月23日,首都各界在中山公园中山堂举行公祭大会。朱德等主持公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刘宁一在悼词中说,1936年,赵寿山将军响应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号召,在迫使蒋介石联共抗日的西安事变中,起了积极的作用。1988年5月1日,在陕西省户县定舟村5000名群众敲锣打鼓庆祝赵寿山将军创办的善慧小学成立52周年大会上,中国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83岁的温朋久托人送来了“功在邦国、惠在桑梓”的题词及贺电,以真情来纪念赵寿山这位战友。
手札面世
在全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西安收藏家王怀章先生拿出一份珍藏多年的战地手札,系抗日名将赵寿山将军在血战娘子关前夕所写。将军当年为阻日军铁蹄于娘子关前而不惜一夜白头,中条山拒敌使日军铁蹄难进半步,所以这封战地手札具有极其珍贵的史料价值。
八行笺手札抬头上印有“陆军第十七师司令部公用笺”共有三页,毛笔行书四百余字。将军此札不仅笔力苍劲雄健,行文慷慨激昂,极具书法价值和珍贵的收藏价值,更重要所写内容具有极其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比如许多研究抗日战争史的文史资料和著作都是写赵寿山率十七师8月2日才到保定,而此信明确署为“八月二日於晋县防次”,还有从渭南率军出征的日期及行程也与众多的介绍文章“7月21日”有区别。而此手札乃将军当时所写,可订正历史讹传和各种回忆录因年代久远的记忆之误。此札所致“允翁”可能是指当时《大公报》总编张季鸾,有待专家进一步考证。
致“允翁尊兄”的手札信件是赵寿山将军1937
家庭情况:
夫人:黄居仁;
子女:女儿赵铭锦、儿子赵元介。
孙辈:大孙女赵望原、二孙女赵荥原、小孙女赵琳原、长孙赵陆原、次孙赵武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