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谦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王光谦
国籍:中国
出生地:河南南阳
出生日期:1962年4月
职业: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教授,青海大学校长
毕业院校: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清华大学
信仰:中国民主同盟
主要成就: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家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
代表作品:《固液两相流基本理论及其应用》《维持河流健康生命的技术支承》
人物履历
1978年至1982年就读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现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1982年至1985年于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攻读硕士学位,1985年获得工学硕士学位。
1985年至1989年于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1989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1990年至1992年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工作。
1992年开始历任清华大学水利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96年6月至1996年12月,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访问教授。
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2001年12月至2002年2月,ReginaUniversity访问教授。
2009年12月4日,中国科学院召开院士增选新闻发布会,王光谦当选为技术科学部院士。
2011年8月挂任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
2012年12月13日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一届
社会兼职
国务院学位办水利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材料与工程学部主任。《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编委会主任、IAHR-APDJHydro-environmentResearch副主编。
主要成就
从事泥沙科学与江河治理研究:1、建立了水沙两相流的动理学模型,得出泥沙颗粒浓度分布及速度分布公式,揭示了泥沙颗粒运动与清水湍流的不同特性。2、建立了流域泥沙动力学模型,实现了河道与流域过程的耦合,将泥沙研究从河流拓展到流域尺度。3、围绕黄河断流、悬河决口、水土流失三大问题以及长江三峡泥沙问题等,解决关键科学技术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10),二等奖2项(排名1)。
担任科技部“973”项目“复杂条件下坝堤溃决机理与风险调控理论”首席科学家,成果应用在四川汶川“5.12”地震堰塞湖溃决风险分析及应急除险中。
科研成就
王光谦教授的研究领域为泥沙学科与江河治理,开展了水沙两相流基本理论、流域水沙过程模拟及工程应用等方面研究。建立了水沙两相流的动力学模型,得出泥沙颗粒浓度分布及速度分布公式,揭示了泥沙颗粒运动与清水湍流的不同特性。建立了流域泥沙动力学模型,实现了河道与流域过程的耦合,将泥沙研究从河流拓展到流域尺度。研究成果为解决黄河治理及长江三峡工程泥沙问题发挥了作用。承担“复杂条件下坝堤溃决机理与风险调控理论”973项目,研究成果应用于汶川地震堰塞湖除险中。
从事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教学与科研工作。共发表论文370余篇,出版专著8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及省部级奖励10项。
王光谦致力于江河治理事业,1992年博士后出站后在清华大学参加的第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三峡工程坝区泥沙模型试验研究。三峡工程泥沙问题是争论时间最长,也是我国工程泥沙研究投入力量最大的课题。王光谦从92年开始直到96年一直参加泥沙模型试验研究,结
人物评价
学在清华,献身水利
百年清华,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梅贻琦校长言犹在耳:“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清华之所以为清华,是因为一代代清华人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断传承和发扬,是因为一批批清华校友们将自己的爱豪无保留的倾注于母校之中,是因为从清华毕业后,他们又回到了清华,担负起培养清华英才的使命。王光谦教授就是他们中的一员,学于清华的他如今在这里教书育人,潜心科研。
传道授业,桃李天下
作为一位博士生导师,对于学生的培养,王老师有他独到的见解。
他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完全潜心学术,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到了博士后阶段,才开始更多的与人交流,两年的时间里做了30多场学术报告,使他的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任务,专心做好本职工作,专心做好眼前的事,未来才会有所成就。王老师希望同学们在校期间能够广泛涉猎,学有专攻,完善自我,提高素质,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专博并重,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