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吴玠简介

吴玠简介

淘名人 2021-02-10 18:58 热度:

吴玠

吴玠(1093年-1139年7月18日),字晋卿。德顺军陇干县(今甘肃省静宁)人。南宋名将。吴玠早年从军御边,抗击西夏。建炎二年(1128年)起领兵抗金,与其弟吴璘都以勇略知名,先后归属于曲端、张浚麾下。富平之战失败后,吴玠扼守和尚原、饶凤关、仙人关等地,屡败金军,史称“微(吴)玠身当其冲,无蜀久矣”。吴玠汰冗员、节浮费,广设屯田、修复废堰,与胡世将创转船折运法,使粮储充足。官至四川宣抚使。绍兴九年(1139年),吴玠病逝,年四十七。追赠少师,谥号“武安”。淳熙三年(1176年),追封涪王,位列七王之一。

基本资料

本名:吴玠

别名:吴武安、吴涪王

所处时代:宋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德顺军陇干县

出生日期:1093年

逝世日期:1139年7月18日

主要成就:抗击金军,保全蜀地

字号:字晋卿

官职:开府仪同三司、四川宣抚使

爵位:涪王(赠)

谥号:武安

人物生平

吴玠原籍德顺军陇干县,后因其父吴扆葬于水洛城(今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城),而迁居该地。少年时性格沉毅、崇尚气节,通晓兵法且善于骑射,读书时能通晓大义。北宋末年,尚未满二十岁的吴玠以良家子身份在泾原路入伍从军。

宋徽宗政和(1111年-1118年),西夏犯边,吴玠率军鏖战,因其英勇晋升为进义副尉、权任队将。宣和二年(1120年),又参与镇压方腊起义,“破其众,擒酋长一人”,再破“河北贼”。累功至忠训郎、权任泾原第十一正将(《宋史》作第十将)。靖康元年(1126年),西夏进攻怀德军,吴玠率百余骑兵追击,斩首一百四十六级。以功补授秉义郎、泾原路第十二副将(《宋史》作第二副将)。凭借这几次战役,吴玠在军中初露锋芒。

建炎二年(1128年),金兵西路军出大庆关(今陕西大荔县东),进犯陕西,直趋泾原路。吴玠受经略司统制官曲端之命,率前军迎击,大败金兵于青溪岭,追击三十里,“金人始有惮意”。因功升为武义郎、泾原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影响

吴玠早年从军抗击西夏,后与其弟吴璘领兵抗金,于和尚原、饶凤关、仙人关等地屡此挫败金军,为保全川蜀之地作出杰出的贡献。当富平之战宋军大败、金军全力入侵川蜀时,东南一带也形势危急,如果不是吴玠挺身而出,“无蜀久矣”。川蜀百姓感念吴玠的恩德,至百年后仍未改变。

吴玠在北宋末年未冠时便以良家子身份从军。宋徽宗时,他多次抗击西夏入侵,又参与镇压方腊起义,再破“河北贼”,在军中初露锋芒。

建炎二年(1128年),受统制官曲端之命,率前军大败金兵于青溪岭。后又奉命东进,收复华州(今陕西华县)。次年,击斩宋江余部起义军首领史斌。富平之战时,吴玠领军力战金完颜宗弼部。战后又整编残部,扼守和尚原(今陕西宝鸡西南)。吴玠在绍兴元年(1131年)至绍兴四年(1134年)间,于和尚原之战、饶凤关之战、仙人关之战中屡抗金军,保全四川,史称“微玠身当其冲,无蜀久矣”。

吴玠为克服粮运困难的局面,采取屯田自养等多种办法。除在兴州

展开阅读全文 ∨

历史评价

张浚:臣奉使川陕,窃见主兵官除吴玠、王彦、关师古累经拔擢,备见可任外,其余人才尚众,谨开具如左:吴璘、杨政可统大兵,田晟可总一路,王宗尹、王喜、王彦可为统制。(《宋史全文》引)

周聿:陕西诸路既命杨政帅熙河,吴璘帅秦凤,然所屯之众,皆四路忠勇之士,吴玠教习已逾十年,百战之馀,所向无敌。(《续资治通鉴》引)

赵构:①材气不群,忠勇自奋。策足功名之会,腾声关陇之间。比者擢帅泾原,尽护诸将。岐下之战,尤为隽功。获其酋豪,丑类折北。(《吴武安公功绩记》引)②比以功伐,寖阶显荣。却敌有沈果之机,驭军适威爱之济。(《吴武安公功绩记》引)③朕尝思其人以济大业,及见宣抚司奏金人拥大兵而来,有吞噬四川之心,卿能保关克敌,挫彼虎狼之锐,而壮朕兴复之威,非谋以济勇,能若是耶?(《吴武安公功绩记》引)④吴玠久在蜀,备著忠绩。(《续资治通鉴》引)

吴璘:方和尚原时,我内外至危急。敌以璘兄弟扼其后,终不敢轻向蜀。(《吴武顺王

展开阅读全文 ∨

轶事典故

吴玠行军作战时遵从孙武、吴起之战法,只谈远略,不求小利,因此能每战必胜。他统御部下严明而有恩惠,常常虚心询问、接受意见。吴玠虽身为大将,但能听取最下层的士卒的想法,因此士卒们都乐意为他拼死效命。吴玠选用将佐时,只视其功劳高低,不为亲朋故旧或权贵而徇私情。

吴玠喜读史书,每次看到从前可以学习的事时,都将其一一记录,置于座右。时间一久,墙壁上都是吴玠记下的格言。

吴玠素来不摆威仪,即使在担任川陕宣抚副使后,也依旧不拘礼节。他常常背着手外出步行,和普通士兵站着谈话。幕僚担心有刺客威胁其安全,吴玠致谢道:“确实像您所说的。但我的意图不在这里。国家不清楚我吴玠不才,授我宣抚副使之职。我只担心军民有冤屈无处申诉,被门吏阻隔,无法表达自己的意思。”幕僚听后,深为佩服。

吴玠兄弟受刘子羽举荐,得以被宣抚处置使张浚委任。后来,刘子羽被贬为单州、白州等地,张浚谪居福州,吴玠不仅为张浚求情,还两次请求用自己节度使的官职

展开阅读全文 ∨

人际关系

辈分

关系

姓名

简介

家世

曾祖父

吴廉

累赠太师、魏国公。

曾祖母

李氏

追封魏国夫人。

祖父

吴遂

累赠太师、楚国公。

祖母

齐氏

追封楚国夫人。

父亲

吴扆

曾任指挥使,累赠太师、鲁国公。

母亲

刘氏

追封鲁国夫人。

平辈

弟弟

吴璘

官至四川宣抚使,封新安郡王。卒赠太师、信王,谥号“武顺”。

子辈

长子

吴拱

官至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卒赠太尉,谥号“襄烈”。

次子

吴扶

——

三子

吴捴

——

四子

吴扩

——

幼子

吴揔

——

《宋史》称吴玠有五子:拱、扶、捴、扩、揔。但《吴武安公功绩记》止载其三子:拱、扶、撝。今采《宋史》之说。

表格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争议

关于吴玠的死因,《宋史·吴玠传》载其“晚节颇多嗜欲,使人渔色于成都,喜饵丹石,故得咯血疾以死”,即认为他好色且喜欢服食丹药,最终患咯血病而死。但据南宋洪迈《夷坚志·吴少师》记述:吴玠“使人渔色成都”之事,或因其夏夜出师时本已免疫功能下降,仓促间饮用了含蚂蝗虫卵的脏水,致使体内幼虫滋长并侵入内脏,造成穿孔而病入膏肓。于是委派快骑南下成都,速召名医张锐北上诊治。至于“喜饵丹石”说,或许是张锐替他调制黄泥白面丸药,与嗜毒无关。按《夷坚志》“天方剧暑”的记载,时值盛夏,而吴玠正卒于绍兴九年(1139)六月仙人关抗金前线任上。故《夷坚志》所述逸事疑为同年酷暑致使气息奄奄的病灶症候。总之,吴玠真正死因当为食源性寄生虫穿孔发作而咯血,引起并发症,终告不治。

有观点认为吴玠本传中关于其“嗜欲”、“渔色”、“喜饵丹石”的不实之辞,实际上源于《夷坚志·卫承务子》条。好事者穿凿傅会,将他战时误饮含虫脏水发病症状,等

展开阅读全文 ∨

后世纪念

今甘肃、陕西、四川等地仍留有吴氏的庙祠二十余处,战地遗址、遗迹三十余处,合计共有六十余处,如庄浪吴王庙、天水名将庙、徽县忠烈祠、宝鸡吴公祠、凤县涪王祠及阆中锦屏山书刻等。

吴玠深知能控扼蜀口、固守东接梁洋水陆冲要,南系四川喉襟要害之地的兴州,皆得益于嘉陵江漕运,故于绍兴六年(1136年)冬十月,奏封嘉陵江神为“善济侯”,始建江神庙于兴州。时吴玠正置司兴州,亲督建此庙。因而,江神庙供奉的原本就是嘉陵江神“善济侯”和奏封嘉陵江神,并主持兴建江神庙的吴玠,因此也称吴王庙。

吴山位于甘肃省徽县城关东北隅横翠一山,古名钟楼山。“宋故将军吴玠之墓”及“宋故开府吴忠烈墓志铭碑”便座落在这里。吴山原有墓葬封土壕两座。一座已没有了墓葬痕迹:另一座在碑之正东约九米处,状呈圆形,高1.4米,底径9.3米,底部用石块筑起约40厘米。

“宋故开府吴忠烈墓志碑”座东朝西,高2.96米,宽1.53米,厚0.31米,碑额下面篆刻

展开阅读全文 ∨

史料索引

《吴武安公功绩记》

《宋史·卷三百六十六·列传第一百二十五》

《史传三编·卷三十七·名臣传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