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再遇简介
基本资料
本名:毕再遇
字号:字德卿
所处时代:南宋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临安西溪
出生时间:约1148年
去世时间:约1217年
主要成就:攻克泗州,立功第一;收复盱眙;六合大捷;解围楚州
祖籍:兖州
官职:武信军节度使
追赠:太尉→太师
谥号:忠毅
人物生平
毕再遇祖籍兖州(今山东兖州),为临安西溪人。他的父亲毕进,在宋高宗建炎(1127年-1130年)年间跟从名将岳飞护卫北宋诸帝八陵,转战江、淮之间,累积阶官至武义大夫。
毕再遇早年因恩荫补官,隶属于侍卫马军司下。他武艺超群,能拉开二石七斗的弓,反手能拉开一石八斗的弓,徒步能射二石,骑马能射二石五斗。淳熙(1174年-1189年)年间,毕再遇以勇力闻名众军。宋孝宗曾召见毕再遇,对他十分满意,特赐给他战袍、金钱。
主词条:泗州之战
开禧二年(1206年)四月,宋宁宗命殿帅郭倪招抚山东、京、洛地区。郭倪派时为武义大夫的毕再遇与统制陈孝庆等攻取泗州。毕再遇请求选新招的敢死军为前锋,郭倪给他八十七人。招抚司限定进兵的日期,金人听说后,关闭了榷场,阻塞泗州城门防备。毕再遇说:“敌人已经知道我们进兵的日期了,用兵以奇制胜,应该早一天进兵,以出其不意。”陈孝庆同意。毕再遇用酒食招待士卒,用忠义激励他们,进兵逼近泗州
主要影响
毕再遇容貌魁伟,早就以拳勇闻名。那时正值承平罢兵之际,他的才勇无所体现。一旦边事兴起,诸将在金兵面前望风而逃,毕再遇的威名才显现出来。他以一军之力屡败金军,虽不能扭转整个战局,却也留下了泗州、凤凰山、楚州等战役的胜利,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江淮的安全,一跃成为南宋中期最著名的将军之一。
屡破金军:开禧二年(1206年)四月,毕再遇随统制陈孝庆北伐,以“声东击西”之术,出奇制胜,攻取泗州东、西两城。宋军攻宿州失利,毕再遇以骑兵四百八十人疾驰至凤凰山,大破金军五千余人,并在追击途中手刃金将。其后,又在白日火烧灵壁,以掩护宋军大部撤退。泗州之战,毕再遇立下首功。盱眙军为金军攻陷,毕再遇率军收复。随后,毕再遇又在六合击退金军十余万,解除楚州之围,军声大振。
改制兵械:毕再遇曾改造铠甲,使其长不过膝,袖长不过肘,头盔也减轻重量,变得更加轻便;马甲换成了皮革所制;车牌则换成木制并在底部安转轴,如此一来,仅凭一人之
历史评价
丘崈:泗州有精兵万六千人,守将毕再遇者,新立功,士心畏服,虏兵若来与战,未必不胜。然亦不能保其必胜,则是胜与不胜,未可前知也。(《宋会要辑稿》引)
楼钥:①惟卿沈鸷之资,拳勇自夺,身经数载,最多汗马之劳。赏不逾时,亟上廉车之峻,领京口戎旃之寄。镇淮堧制阃之雄,深明保障之图。日讲留屯之策,流民寖复。(《福州观察使镇江府驻劄御前诸军都统制兼知扬州毕再遇乞奉祠不允诏》)②卿以拳勇之资,挟忠毅之气。抚士最为得众,遇敌几于无前。外则营垒之不哗,内则里闾之甚靖。(《镇江府都统制毕再遇乞归田里不允诏》)
真德秀:①卿防自戎行,久董师律,威震夷貊,勇闻江淮。而能慕古人知止之风,察天道亏盈之戒。便朝入对,亟请奉祠,可谓善处功名之间矣。(《赐保康军承宣使左骁卫上将军镇江都统兼知扬州淮东安抚使毕再遇乞畀在外宫观差遣不允诏》)②卿忠勇票锐,为国爪牙。布宣王灵,指授将略。卒荡平于群丑,以绥靖于一方。捷奏踵闻,威声大振。(
轶事典故
金军南下时,毕再遇率军抢先一步占据了要地六合,卡住要路,牵制金军。
等金军距六合只有二十多里路时,毕再遇命令城上偃旗息鼓,自己亲率精兵伏于南门。到了城下,金军马上渡濠(城河)登城。此时,城上突然鼓号声齐鸣,旌旗并举。这一静一噪的反差使金军始料不及,惊恐万状。毕再遇趁机从南门杀出,金军狼狈不堪,拼命溃逃。
此仗之败,让金将纥石烈种塔勃然大怒,调集十万大军将六合团团围住,连续强攻。城中宋军的箭很快用完,没有弓弩之利,宋军难以战胜数量上远胜于己的金军。毕再遇命人在城上撑起青盖(青色的车篷),在草人身上穿上衣服,头上戴着盔甲,在城墙上来回移动。金军以为是宋军将士巡视,争先恐后以强弓劲矢齐发,疾如暴雨,射在草人上的箭密如刺猬,宋军获得箭矢二十多万支,最终击退金军。
毕再遇被金军包围时,宋军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毕再遇把城中的乐手集中起来,在临近城门的地方鼓吹演奏,管弦之声不绝于耳。城中守军听到音乐,情绪轻松
人际关系
父亲:毕进,南宋初年随岳飞作战,官至武义大夫。
后世纪念
宋代周密《武林旧事》记:“西溪路毕宫师墓,毕再遇父子皆葬于此。”是毕再遇和他的父亲毕进都葬在了杭州。他们得与西湖边的岳飞墓相互辉映。《梦梁录》亦称“忠毅毕再遇墓,在西溪秘阁”。《钱塘县志》称其墓在西溪龙驹山,因其最初荫官供职于侍卫马军司,驻地即位于此处。
据乾隆《江南通志》记载:毕招抚祠在府治夹城,祀宋毕再遇。
史料索引
《宋史·卷四百二·列传第一百六十一》
《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五十七·宋纪一百五十七》
《南宋书·卷五十·崔与之余玠等列传第四十二》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六·列传一百九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