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诚简介
基本资料
本名:张士诚
别名:张九四
所处时代:元末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泰州白驹场亭人
出生日期:1321年8月23日
逝世日期:1367年10月9日
主要成就:元末起兵,建立大周政权
年号:天佑(1354年)
在位时间:1354年—1357年
性别:男
人物生平
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年)七月三十日,张士诚出生于泰州白驹场的一个穷苦的“亭民”之家。随后,他的三个弟弟张士义、张士德和张士信也相继降生。兄弟四人都以撑船运盐为生。
元朝末年,朝政腐败,财政收入入不敷出。统治者为了填补不断扩大的政府开销和军费支出,大量增发盐引,不断提高盐价,盐业成为国家财政的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虽然盐价不断提高,但东南沿海的盐民依然生活无着。泰州地处东南沿海,每到盛夏,都会遭遇台风侵袭,海潮倒灌。海水退去,原本千倾良田都变成盐碱地,当地农民苦不堪言。
为了养家糊口,张士诚从十岁开始就跟乡亲们一起,在白驹场的官盐船上“操舟运盐”,依靠卖苦力赚来的微薄收入补贴家用。少年时的张士诚“少有膂力,负气任侠”,不仅身体健壮,而且为人仗义疏财,虽然自己家里经常穷得揭不开锅,可是每当乡亲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总是慷慨解囊,有求必应。渐渐地,张士诚在当地盐民中树立起很高的威信。
由于给官家运盐收入微
为政举措
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三月,张士诚率领主力军进驻平江,把平江改名为隆平府。接着,张士诚定都隆平府,把承天寺改建成王宫,并设立了省、院、六部等行政机构,任命李行素为丞相,张士德为平章,蒋辉为右丞,潘元明为左丞,史文炳为枢密院同知,周仁为隆平太守。至此,代表广大下层盐民利益的大周政权初具规模。盐民出身的张士诚,十分了解下层百姓生活的艰辛,因此,在他执政的前期,励精图治,致力于革除元朝的弊政。元朝末年,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江南地区的农民除了要向官府缴纳各样赋税之外,每年还要向田主缴纳额外的附加粮和丝绸,甚至要代替田主服徭役。在蒙汉地主的层层盘剥之下,下层百姓贫者愈贫,生活窘迫。
在大周政权初创之时,张士诚就下令废除元朝施加在农民和盐民头上的苛捐杂税。为了促进农业发展,至正十四年(1354年)三月,张士诚颁布《州县务农桑令》,诏令上说:“元氏之乱多在民穷,夫独其君之不仁哉!良以有司,不宣德意,妄
野史传说
酒酿饼
清明前后开始上市的“酒酿饼”就是来自于张士诚。据说,当年张士诚身负命案受官府通缉,只得带着老母逃到苏州。身上钱粮用尽后,张士诚的母亲又饿又累,奄奄一息。幸亏一位老人将家中仅剩的酒糟做成饼,救回张母一命。
张士诚感念这份恩情,他在苏州称王后,就下令每到寒食节(清明),各家都要吃这种酒糟饼,民间又称“救娘饼”。待张士诚死后,老百姓慑于朱元璋的威压,不敢再提“救娘饼”,遂改称“酒酿饼”。
讲张
吴语“讲张”一词,始于明初:朱元璋消灭张士诚建立了大明王朝后,苏州百姓仍思念并谈论着张士诚的恩泽。
明代太仓人陆容的《菽园杂记》记载:“高皇(朱元璋)尝微行至三山街,见老妪门有坐榻,假坐移时,问妪为何许人?妪以苏人对。又问:‘张士诚在苏何如?’妪云:‘大明皇帝起手时,张王自知非真命天子,全城归附。苏人不受兵戈之苦,至今感德。’”
人物评价
他领导的起义军纵横江浙一带,建立了革命政权,控制了中国东南最富庶的地区,切断了元朝漕粮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从经济上沉重的打击了元朝统治者。
毫无疑问,早期的张士诚是对元作战的盖世功臣。当第一阶段反元大起义进入低潮的时候。百万元军已经打破了红巾军长江防线恢复了南北元军的联系。作为非红军系统的张军的顽强抵抗导致脱脱率领的百万元军主力崩溃。从此开始了各路反元义军的第二次高潮。施耐庵、罗贯中都曾效力张士诚。红巾军起义同时又有张士诚,他所领导的反元斗争,牵制了元朝的军力,壮大了红巾军的声势。
明史:士诚为人,外迟重寡言,似有器量,而实无远图。
俞国鉴:十庙钟山黯夕阳,一龛犹自祀张王。
杨维祯:兵不嗜杀,一也;闻善言则拜,二也;俭于自奉,三也;厚给利禄而奸贪必诛,四也。
葛军力:张士诚见利忘义、朝秦暮楚。
家族成员
曹氏
张士义
张士德
张士信
刘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