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黄道周简介

黄道周简介

淘名人 2021-01-26 15:29 热度:

黄道周

黄道周(1585年3月9日—1646年4月20日),汉族,字幼玄,一作幼平或幼元,又字螭若、螭平,号石斋,世人尊称石斋先生。为明末学者、书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福建漳州府漳浦县(今福建省东山县铜陵镇)人,祖籍福建莆田,其曾祖从莆田迁徙至漳州。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改庶吉士,深得考官袁可立赏识。历官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南明隆武(1645年-1646年)时,任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首辅)。因抗清失败被俘。隆武二年(1646年)壮烈殉国,享年62岁。隆武帝赐谥“忠烈”,追赠文明伯。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端”。与刘宗周并称“二周”。黄道周通天文、理数诸书。工书善画,诗文、隶草皆自成一家,先后讲学于浙江大涤、漳浦明诚堂、漳州紫阳、龙溪邺业等书院,培养了大批有学问有气节的人。(概述内图片来源:)

基本资料

本名:黄道周

别名:石斋先生

所处时代:明末清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福建漳州府漳浦县

出生日期:1585年3月9日

逝世日期:1646年4月20日

主要作品:《儒行集传》《石斋集》《易象正义》《春秋揆》《孝经集传》

主要成就:抗清死节,书法哲文

字号:字幼玄,又字幼平、幼元、螭若、螭平

官职:吏部兼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追封:文明伯

谥号:忠烈(明朝)、忠端(清朝)

祖籍:莆田文赋里双牌铺(莆田山牌村)

人物生平

黄道周祖籍莆田,生于福建铜山,年少家贫,自幼聪颖好学。

万历十八年(1590年),5岁的黄道周就学于铜山崇文书院。几年后就善于写文章。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14岁的黄道周游学广东,获得“闽海才子”的赞誉。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18岁的黄道周住在铜山海中塔屿攻读《易》。

万里三十三年(1605年),20岁时,黄道周开始与灵通山结缘。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23岁的黄道周开始致力于讲学著作。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25岁的黄道周携母迁居漳浦县城。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黄道周28岁后在县城东郊的东皋隐居,潜心撰书。

天启二年(1622年),38岁的黄道周中进士,与倪元璐、王铎同科。先后任明天启朝翰林编修、经筵展书官,崇祯朝翰林侍讲学士、经筵展书官。黄道周感激考官袁可立的赏识,为先师作《节寰袁公传》,记述其一生坎坷多艰的为官历程,“以写其胸中砰訇磊落之气”。袁可立是明万历年间的言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影响

崇祯十七年(1644年),清兵入关。不久,凤阳总督马士英挟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弘光小朝廷,偏安江左。黄道周奉召入京,任礼部尚书。他报国心切,上任后立即陈述自己收复失地的七条办法,矢志力挽狂澜。在这民族危亡时刻,黄道周看到昏庸无能为汉奸所摆布的统治者,南明朝野一片残破局面。于是他上疏给浙江的潞王,请召刘宗周、姜曰广诸人,以收拾人心,并要求唐王朱聿键准他领兵北上抗清,以期收复疆土,实现自己的素志。

顺治二年(南明隆武元年,1645年)7月21日,黄道周在福州校场举行誓师,揭出抗清义旗。八闽父老纷纷送子弟前来参加义军。誓师后,黄道周率门生蔡春容、赖继谨、赵士超等和子弟兵约1000人,向信州进发。他一路招募志士,筹措粮饷。由于抗清事业深得民心,他在延平募得志士陈雄飞、应士鍈等人,至建宁募得志士高万荣、应天祥等人。漳州张天维、莆田林尧佐等人,也先后带领所招募的士兵赶来参加。沿途许多农民听到黄道周出师抗清

展开阅读全文 ∨

历史评价

《明史》:学贯古今,所至学者云集。

《四库全书·黄道周儒行集传》序:以直节清德,见重一时。

《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黄道周硕学清操,孤忠亮节,克全儒行,无愧贞臣,今谥忠端。

正面评价

乾隆帝:不愧一代完人。

徐霞客:至人惟一石斋,其字画为馆阁第一,文章为国朝第一,人品为海宇第一,其学问直接周、孔,为古今第一。

宋荦:石斋先生楷法尤精,所谓意气密丽,如飞鸿舞鹤,令人叫绝。(《漫堂书画跋》)

李光地:①石斋虽当时用之,恐无益于乱亡,救乱须有体有用之人。②明代士大夫如石斋辈,炼出一股不怕死风气,名节果厉。第其批鳞捋须,九死不迥者,都不能将所争之事,于君国果否有益,盘算个明白。大都是意见意气上相竞耳,行有余而知不足,其病却大。(《榕村语录》)

蔡世远: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渊博的学问可比邵雍,忠贞为国直言敢谏可比李纲,慷慨赴难从容就义可比文天祥。

《闽南日报》:黄道周不但是明末著名学者,而且还是一名抗清爱国志士。他一生与明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作品

黄道周著作甚丰。有《儒行集传》《石斋集》《易象正义》《春秋揆》《孝经集传》等,后人辑成《黄漳浦先生全集》,存诗两千余首,被俘后“见三光”的牢室中所作三百多首诗,出自忧愤,最为感人。

根据王文径先生的统计,黄道周的著述存有《易》类十三种、《尚书》类四种、《诗经》类五种、《周礼》类一种、《礼记》类九种、《孝经》类七种、问业类五种、史学类十一种、制艺类六种、时论类四种、奏疏类二种、诗赋类十三种、书法理论类九种、尺牍类二种、类别待考类三种,共约一百四十余万字。

黄道周楷书代表作有:《定本孝经册》《张溥墓志铭》《致祖台札》《后死吟等三十首》《致郑牧仲札》《己卯初冬和戴伯闇诗翰卷》等。

黄道周行草代表作有:《舟次吴江诗册》《为倪元璐母寿作诗册》《致仲球、叔宝札》《赠无涯答诸友诗卷》《双溪口惠政碑卷》《榕颂卷》《日从云间诸友札》等。

厦门大学侯真平先生《黄道周纪年著述书画考》记载,黄道周绘画作品有《群松图》《十八

展开阅读全文 ∨

轶事典故

黄道周是灵通七贤之首,被后世尊为“灵通之神”。灵通山,前称大峰山,直至黄道周为大峰岩题下“灵应感通”四个字后,人们始称大峰岩为灵通岩,把大峰山称之为灵通山。黄道周一生与灵通山有不解之缘,他青少年时代曾经在灵通山上读书,灵通山下教书。“洞霞讲舍荒初业,空属流云寄扫坛。”成名后又多次邀请徐霞客、林轩、陈天定、陈杨美等友人游览灵通山,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和辞章。

崇祯五年(1632年),黄道周因上《小人勿用》疏,获罪,削籍归漳海,舟行至留都,便作五十日游,历经黄山、白岳、九华、皖台、匡庐诸胜境,遂归石养山。他独爱二山萧然屹立于人世之外,不求人知,犹如古代的君子,避杨离居而开所惆怅,有感而写下《梁峰二山赋》。在序言中,他详细地介绍了天峰(即大峰)山,他说:天峰山在临漳西边九十余里,很多景物都与黄山上的相似,相比之下,甚至有些超过了黄山的景色。接着遗憾地说:但是因为天峰山在边远荒僻的地方,所以交通受到

展开阅读全文 ∨

亲属成员

黄道周祖籍莆田文赋里双牌铺(今莆田山牌村),为唐朝桂州刺史莆田黄岸三十世孙、北宋枢密黄中庸二十一世孙、南宋潭州知府黄丰的十八世孙,其曾祖才从莆田迁徙至漳州。

黄道周家族世系如下:

黄启裕(五世祖,由莆田迁居铜山)——黄廷尧(高祖)——黄宗德(曾祖,配林氏)——黄世懋(祖父,配翁氏,生四子)——黄季春(父,字嘉卿,配陈氏,生二子)——黄道周(原配林氏,继娶蔡氏,生四子一女)。

妻子林氏,今东山前楼镇岱南村人,生一女黄子本,婿朱垣,亲家朱节庵。

续弦蔡玉卿(1612-1694),名润石,字玉卿,漳州龙海人。理学家蔡烈的女儿,晚明书画家、诗人。

长子黄中(?-1653),字仁表。任锦衣卫指挥使。永历八年(1654年)死于兵。

二子黄成(?-1654),字神表。任千户。永历八年(1654年)死于兵。

三子黄和。任尚宝丞。

四子黄平。任中书舍人。

后世纪念

黄道周纪念馆面对旗鼓山,占地1.7亩,是典型的明代闽南古民居建筑。馆内以丰富的图片和翔实的文字,展示黄道周一生的贡献和生平事迹。馆中存有他制作的天地盘,由两层石板重叠构成,正方形,盘面刻有16384个方格和八个直径不等的同心圆,相互交错,谓之“天圆地方,方圆相削,凡十八变而返于原”。天地盘石案是他释天论地、研究和讲授易学数理的仪器,是罕见的科技史信物。黄道周纪念馆和位于县城北郊的黄道周墓均为省级重点文物。

黄道周馆建于明代崇文书院原址之上(崇文书院,始建于明正德元年,为东山历史上三大书院之一,黄道周童年曾就读于此,清康熙初年实行“迁界”政策,书院遂废),与宝智寺、关帝庙相毗邻。该馆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占地面积约1千平方米,属泥石结构仿古建筑,红墙绿瓦。

黄道周就义后,邑人在其出生地铜山深井村旧居设神牌祭祀,在其执教的明诚堂设馆纪念。相传在他就义后十年,有人在武夷山林里,看见一个黄衫朱履的老者策

展开阅读全文 ∨

史料记载

《明史·卷二百五十五·列传第一百四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