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哲毅皇后简介
基本资料
本名:阿鲁特氏
别名:孝哲毅皇后,嘉顺皇后
所处时代:清朝
民族族群:蒙古族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咸丰四年(1854年)七月初一日辰时
逝世日期:光绪元年(1875年)二月二十日寅刻
主要成就: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的皇后
寝宫:储秀宫
谥号:孝哲嘉顺淑慎贤明恭端宪天彰圣毅皇后
旗籍:蒙古正蓝旗—满洲镶黄旗
父亲:崇绮
祖父:赛尚阿
外祖父:郑亲王端华
入宫背景
穆宗朝的宫廷主要是围绕着两宫太后,即“东太后”慈安太后(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和“西太后”慈禧太后(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所的。在穆宗的选后问题上,也可以看出两宫太后的暗自角力。孝哲毅皇后的外祖母即郑亲王端华嫡福晋钮祜禄氏是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的亲姑姑,所以孝哲毅皇后是慈安太后的姑表外甥女。因此,最终选出的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是慈安太后所支持的。但是随着穆宗的早逝,孝哲毅皇后也随之去世,终究还是又“洗牌”了一次。
家族背景
孝哲毅皇后出身正蓝旗蒙古阿鲁特氏。这支阿鲁特氏在正蓝旗蒙古旗分内原本地位不高,其入旗始祖名伯尔特依,从伯尔特依往下五代均为白身,到了这个家族的第七代,有一位名叫景辉的在嘉庆七年考中翻译举人,做到四品道员,跻身官宦人家之列。景辉有两个儿子,都考上了翻译举人,还分别是嘉庆二十一年和道光五年的翻译解元,这两代举人就给家族定下来所谓科举世家的基础。尤其是,兄弟里的哥哥名叫赛尚阿,让阿鲁特氏家族走向了第一个短暂的高峰。
阿鲁特·赛尚阿在嘉庆二十一年由翻译解元挑笔帖式入仕,道光年间历任侍郎,尚书,入军机处。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受到重视,任协办大学士,是当时的清朝中央重臣,十分得势。但是好景不长。咸丰元年赛尚阿升任文华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受命镇压太平军,却在咸丰二年失败而归。咸丰帝大怒,将赛尚阿革职抄家,本人发往军台效力,三子均褫职。
咸丰十年,清廷将赛尚阿释放回京,任其为副都统,但是不久就因为赛尚阿老病而免职
家庭情况
孝哲毅皇后即是崇绮之女,当时崇绮一家住在安定门板厂胡同。根据档案记载,崇绮先后共有三位嫡妻,第一位是郑亲王端华的女儿,也是孝哲毅皇后的生母。第二位是理王府城守尉载耀的女儿,她是侍郎奕灏的孙女。第三位则是瓜尔佳氏,是晚清名臣荣禄的堂姐。独子叫葆初,后来承袭了公爵,另外,孝哲毅皇后还有一位堂妹,参加选秀时被指婚给了惇王府的贝勒载濂,载濂就是毓嵒的祖父。
大体说来,从崇绮以下,阿鲁特氏一门联姻的对象除了宫廷、王府之外,主要就是科举世家,这也凸显了其家以科举立身的风格。
选秀经历
根据清人笔记的说法,孝哲毅皇后的后位似乎是“早定”的,其中有两个原因:
其一,其父是“状元公”。根据民间的说法,状元公的女儿入宫当娘娘,是一种特别推崇的“理想组合”,这也在清人笔记中有反应,当时北京有一些人猜测状元公崇绮的女儿参加选秀会被选为皇后。
其二,孝哲毅皇后的生母是郑亲王端华的第二女。郑亲王端华是清文宗咸丰帝留下的“赞襄政务王大臣”,即所谓“顾命八大臣”之一,在辛酉政变中被赐死,这种“罪人之女所生”本来算不得是优势,但是郑亲王端华的嫡福晋钮祜禄氏,却是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的亲姑姑,孝哲毅皇后也就是慈安太后的姑表外甥女。
按照通说,在同治十一年二月初三日这一天的选秀中,慈安太后是支持自己的这位姑表外甥女的,而慈禧太后或许是因为憎恶郑亲王一门的关系,所以支持的是名门富察氏之女,与慈安太后针锋相对。具体的选秀过程,如今没有公开相关档案,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最终穆宗选择了阿鲁特氏,也就是孝哲毅皇后
宫内生活
孝哲毅皇后在同治十一年九月入宫,刚度过了两年,穆宗就在同治十三年年底突发天花,十二月初五日便宾天。之后未满百日,孝哲毅皇后便随之而去。
根据一般的说法,认为孝哲毅皇后在宫廷的生活并不快乐,并且和慈禧太后关系极差。如果选秀时两位太后的矛盾是事实的话,那么孝哲毅皇后入宫后的生活应该是夹在两宫太后之间,可想而知的,其压力应该是非常的大。
虽然没有相关档案证明慈禧太后和孝哲毅皇后的矛盾,但是几乎所有可查的旗人世家后裔的口述中都提到了这一点。有的野史提到,慈禧太后和孝哲毅皇后的矛盾十分严重,以至于孝哲毅皇后说出“自己是大清门内抬进来的”话。而在惇王府后裔的口述中提到,“大清门内抬进来”这话是惇亲王奕誴跟慈禧太后说的。这位惇亲王奕誴性格直率,很不受慈禧太后喜欢。据说一次慈禧太后跟奕誴埋怨儿媳妇不听管教,想要废掉这个儿媳妇,而奕誴就直白的说,“想要废从大清门抬进来的,必须也要是从大清门抬进来的才行”。
总之,无
去世过程
穆宗宾天的七十四天之后孝哲毅皇后便去世,帝后接连去世,当时认为是十分不吉利的事情。对于孝哲毅皇后的死,一般有两种推论,一种认为是被慈禧太后逼死的,另一种认为是纯粹的自杀事件。
孝哲毅皇后和慈禧太后不和应是事实,但是慈禧太后不至于会逼迫孝哲毅皇后致死,而孝哲毅皇后当时处境的确尴尬,有可能是自杀的。
首先开列《清实录·德宗实录》的记载,两宫太后、光绪帝和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的互动:
正月二十日,光绪在太和殿即位后,前往两宫太后处行礼,之后“至储秀宫嘉顺皇后前行礼”。
二月十八日,“上侍慈安端裕康庆皇太后、慈禧端佑康颐皇太后幸储秀宫,视嘉顺皇后疾。”
二月十九日,“上侍慈安端裕康庆皇太后、慈禧端佑康颐皇太后幸储秀宫,视嘉顺皇后疾。申刻,复侍慈禧端佑康颐皇太后视嘉顺皇后疾。”
二月二十日,“寅时,嘉顺皇后崩于储秀宫。”
死因分析
其一。有人认为,最后一次看病是慈禧太后去的,就在这次“下了毒手”。而根据《清实录·德宗实录》,嘉顺皇后在十八日病情已经比较沉重了,故而需要光绪帝和两宫太后都去视疾的地步。十九日申时虽然慈安太后未去,是德宗和慈禧太后一起去的,这种重要的活动都记录到了实录当中,“下毒手”的说法过于想当然。
其二。认为慈禧太后逼迫孝哲毅皇后致死,忽视了当时尚有慈安太后在世的事实。若慈禧太后逼迫孝哲毅皇后自戕,那么慈安太后不会对此置若罔闻。而且有慈安太后在,慈禧太后不会做出太出格的事情。
其三。德宗光绪帝当时已经入宫,并且尊孝哲毅皇后为嘉顺皇后,名分已定,无可更改。故而孝哲毅皇后对慈禧太后的垂帘听政没有任何影响,慈禧太后没有必要去逼死她。
其四。有野史说,在穆宗宾天时,孝哲毅皇后身怀龙种,所以慈禧太后迫不及待的要逼死她。以如今的清朝医案记录而言,没有发现孝哲毅皇后有孕的记载,而且清代后宫制度规定,一旦查出后宫有孕,便要有
穆宗立嗣
很多文章都批评慈禧太后过于狠心,为了自己能够垂帘听政,而不给自己的儿子穆宗立嗣,进而逼迫孝哲毅皇后致死云云。实际上,这是不了解清室宗法的缘故,而考察当时清室宗族的情况,给穆宗立嗣几乎是不可能的。
大体说来,清代爱新觉罗一姓虽然人口不少,却有远近之分。最远者为“红带子觉罗”,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堂房、再堂房兄弟后裔。次远者为远支宗室,为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顺治帝的后裔。接下来才是近支宗室。而在近支宗室中,依然有远近之分,在穆宗宾天的时候,清圣祖康熙帝、清世宗雍正帝、清高宗乾隆帝的后裔被列为“远派”,只有清仁宗嘉庆帝、清宣宗道光帝的后裔才被列为“近派”。
换句话说,当穆宗宾天后,清文宗咸丰帝一脉绝嗣,按照清代皇族的宗法,要从清宣宗道光帝、清仁宗嘉庆帝两系里选出适合的人来继承大统,而不能跨过近派宗支找来一个溥字辈远支给清穆宗同治帝立嗣,必须“由近及远”。
在穆宗的时候,近派宗支实际上就是两
死后风波
孝哲毅皇后去世之后,两宫太后评价其“孝敬性成,温恭夙著。”“淑慎柔嘉,壸仪足式,侍奉两宫,孝敬无违。”按照惯例给予谥号为孝哲毅皇后。
光绪二年五月,御史潘敦俨上了一道奏折,其中说到现在国内气候干旱,是因为皇后的谥号有问题,请求更改皇后的谥号,并且提到,“后崩在穆宗升遐百日内,道路传闻,或称伤悲致疾,或云绝粒霣生,奇节不彰,何以慰在天之灵?何以副兆民之望?”
按照潘敦俨的想法,孝哲毅皇后是自戕而死,是节妇的表率,需要跟平民一样大大的旌表一番,才能公平,才能“风调雨顺”。两宫太后看了之后,表示“深堪诧异”,下懿旨道:“本朝恭上列后谥号。均系恪遵成宪。敬谨举行。孝哲毅皇后已加谥号。岂可轻议更张。该御史逞其臆见。率行奏请。已属糊涂。并敢以传闻无据之词。登诸奏牍。尤属谬妄。潘敦俨著交部严加议处。”换而言之,宫廷之事,不是御史凭借坊间传言能够讨论的,结果潘敦俨被革职。
家族后事
在孝哲毅皇后宾天之后,父亲崇绮的官途则是稳步上升。先是由副都统转任吏部侍郎,又出任热河都统、盛京将军,光绪九年回京任尚书,后来因病暂退。
1898年“戊戌政变”以后,慈禧太后立端郡王之子溥儁为“大阿哥”,并以崇绮和徐桐为师父。一般认为,立溥儁为大阿哥让崇绮十分满意,因为溥儁是以“承继穆宗”为名义入嗣的,这样一来穆宗以及孝哲毅皇后在宗法上便有了后嗣,并且还让崇绮任师父,更证明了这种承继关系。同时,崇绮的独子葆初也走上仕途,作为承恩公任散秩大臣。
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中,崇绮在政策上选择了支持义和团,导致被八国联军记恨。“庚子事变”时,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等一干人等西行,留崇绮和荣禄为留京办事大臣。崇绮和荣禄为了保护銮驾,伪装銮驾前往保定以为障眼法。结果在北京城里,因为八国联军入京,专门寻找支持义和团的大臣之家杀戮,崇绮的继妻瓜尔佳氏,也就是荣禄的堂姐,“先于京师陷时,预掘深坑,率子散秩大臣葆初及孙
陵寝概况
孝哲毅皇后死后,因同治帝的惠陵刚刚择吉营建,所以她和同治帝的梓宫暂安于清东陵的隆福寺。光绪元年(1875年)九月十八日,光绪帝奉慈禧皇太后亲自护送梓宫到东陵隆福寺,在那里停放了三年半。
按照封建社会的国家定制,新皇帝即位后,就应该卜择万年吉地,营建陵寝。可是同治皇帝在位13年,生前孝哲毅皇后与同治皇帝合葬的惠陵始终未提及陵寝之事。同治帝驾崩时年仅19岁,急待入葬,两宫太后不得不派大臣在东陵和西陵为同治帝选择陵址。相度大臣带着风水官在两个多月里踏遍了东陵、西陵的山山水水,经过反复比较、筛选,最后认为东陵的双山峪和西陵的九龙峪风水最好。东陵的双山峪龙气舒展,堂局宽平,罗城周密,屏障全备。“后有大山以为靠,前有金星山以为照。金星山之两旁更有万福山朝于左,象山立于右”,“是真上吉之地”。
光绪元年(1875年)二月二十三日,慈禧召见了相度大臣。慈禧详细询问了相度陵址的情况,由恭亲王奕訢做了回奏。最后集中
人物评价
孝哲毅皇后幼时即淑静端慧,崇公每自课之,读书十行俱下。容德甚茂,一时满洲、蒙古各族,皆知选婚时必正位中宫”。她受父亲的影响,字也写得很漂亮,尤其是能用左手写大字,备受时人称赞。
《清宫词》里有一首赞美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的诗:
“蕙质兰心秀并如,花钿回忆定情初。珣瑜颜色能倾国,负却宫中左手书。”
珣、瑜指珣妃阿鲁特氏和瑜妃赫舍里氏。意思是珣、瑜二妃虽有倾国倾城之美貌,但在文才上却逊于善长左手写字的中宫皇后。孝哲皇后喜好文学,对著名的唐诗能“背诵如流”。平时她“气度端凝,不苟言笑”,“曾无亵容狎语”,颇有母仪之风。
史籍记载
同治帝册立阿鲁特氏为皇后册文:
朕惟运协两仪。乾健必资夫坤顺。光昭四表。日升更颂夫月恒。观天道之周行。实邦家之肇庆。爰诹吉日。用制宏章。咨尔阿鲁特氏。乃翰林院侍讲崇绮之女也。秀衍桂林。瑞徵椒殿。淑身维则。慎德有常。著端范于闺闱。早娴女训。肃庄容于宫壸。允式母仪。兹仰承慈安皇太后慈禧皇太后懿旨。以册宝立尔为皇后。尔其勒俭居先。雍和逮下。徽音丕嗣。内治克襄。夏凊冬温。亲两宫之色笑。陈笾荐豆。佐九庙之馨香。令望式孚。蕃厘永迓。钦哉。
光绪帝册谥嘉顺皇后为孝哲皇后册文:
臣闻紫宸齐体。玉牀离连星之功。彤管扬芬。坤顺表安贞之德。奉明禋而有恪。令范如存。熙鸿号于无穷。崇仪告备。钦惟大行嘉顺皇后。性成孝敬。德著温恭。毓瑞高闳。文定重伣天之表。来嫔京室。含章徵应地之符。配皇极以礼肃。奉宸仪而班政。兰掖型垂。愉婉承颜。笃两宫之孝养。仁慈逮下。遇九卿以宽和。俭勤奉上。宫庭式化。恺悌赞垂裳之治。海禹腾欢。珩璜协乾化之隆
家族成员
祖父:阿鲁特·赛尚阿
祖母:镶白旗满洲富察氏
外祖父:郑亲王爱新觉罗·端华
叔外祖父:爱新觉罗·肃顺
外祖母:钮祜禄氏(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的姑姑)
父亲:阿鲁特·崇绮
母亲:爱新觉罗氏(宗室,既是生母又是嫡母、爱新觉罗·端华之女)
继母:爱新觉罗氏(副都统宗室载耀之女)、正白旗满洲瓜尔佳氏(总兵长瑞之女,大学士荣禄的堂姐)
妹:惠郡王奕详继福晋
弟:葆初,散秩大臣,庚子殉国
爱新觉罗·载淳,清穆宗同治皇帝
艺术形象
年份
影视版本
演员
剧中名
1987
两宫皇太后
麦小琴
1989
一代妖后
刘虹
1990
满清十三皇朝之血染紫禁城
李菁
1993
戏说慈禧
陈晓莹
2002
天下第一丑
陈萱
2006
恭亲王传奇
米扬
2012
大太监
唐诗咏
阿鲁特·宝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