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沅简介
基本资料
本名:毕沅
别名:毕,灵岩山人
字:纕蘅 秋帆
出生地:江苏镇洋(今江苏太仓)
出生日期:1730年9月29日(雍正八年八月十八日,庚戌年,甲寅日)
逝世日期:1797年8月24日(嘉庆二年七月三日,丁巳年,庚午日)
主要作品:《传经表》《经典文字辨正书》
主要成就:编纂《续资治通鉴》
国籍:清朝
民族:汉族
人物生平
毕沅于雍正八年(1730)出生于镇洋(今江苏太仓),幼年失父,由母亲张藻养育成人,深受其母的熏陶。后至苏州灵岩山,拜沈德潜从学。
乾隆十八年(1753),顺天乡试中举。乾隆二十二年(1757),以举人身份,授内阁中书,撰拟、结写诏令。后来入值军机处,担任素有“小军机”之称的军机章京,负责撰写谕旨、记载档案、查核奏议。
乾隆二十五年(1760)三月,毕沅参加会试。会试分三场,初九、十二、十五日各一场。四月发榜,毕沅榜上有名。能否登科,还得看四月二十六日的殿试。殿试时间为一白昼,未能完卷者,列入三甲之末。会试中选的人,不敢松气,紧张地准备,以期考中。
四月二十五日夜,毕沅与同僚诸重光、童凤三在军机处值班。他们三人都通过了会试。明日就要殿试了,诸、童二人想回寓所准备考试,让毕沅一人值班,说:“我俩书法好,可望夺魁。你书法不行,就别作非分之想了,替我们代劳吧!”殿试确有偏重书法的现象,毕沅见二位同僚如此讲
个人成就
做官从政之暇,毕沅辛勤笔耕,著作等身,“虽官至极品,铅椠未曾去手。”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史杰作,博采典籍,考证甄选,剪裁熔铸,成一家之言。上起周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周世宗显德六年(959)。但就时间来看,前后尚有巨大的空白、欲补续的,代有其人。就下续的来看,南宋有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刘时举的《续宋编年资治通鉴》等。明代薛应旗、王宗沐各著有《宋元资治通鉴》。清代康熙年间,徐乾学等编成《资治通鉴后编》。这些续编在史事记录、年月编排上,错误百出。乾隆三十七年,毕沅开始编纂一部新的《续资治通鉴》。他广延英俊(诸如邵晋涵、章学诚等),博稽群书,历时20年,完成220卷的《续资治通鉴》。上起宋太祖建隆元年(960),下迄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乾隆五十三年,毕沅任河南巡抚时,开始编写《史籍考》,这项工程一直进行到他病死,尚未完稿。章学诚、潘锡恩相继续补,最后成书30
轶事典故
毕沅幼年就失去父亲,全靠母亲张藻培育成人。张藻是当时颇有名气的才女,不仅能诗,而且学问渊博,著有《培远堂诗集》。毕沅在她的调教下,6岁能读《诗经》《离骚》,10岁便通晓声韵,善作诗文。随后,张藻又亲自把毕沅送到苏州灵岩山,拜著名学者、诗人沈德潜和经学大师惠栋为师,以进一步拓宽视野。后来,毕沅中状元当官,离开京城到陕西任巡抚,张藻还以母亲特有的情怀,作54句270言《训子诗》,殷切期望儿子“不负平生学,弗存温饱志;上酬高厚恩,下为家门庇”。张藻病故后,乾隆皇帝特赐御书“经训克家”四字褒扬。毕沅为了铭记母亲和皇上的恩赐,特将室名称作“经训堂”,将自己的诗文集名为《经训堂集》。
在军机处任职的时候,毕沅与同事诸重光、童凤三等人都是举人身份。为了有个更好的前程,他们三人都参加了乾隆二十五年(1760)的礼部会试。考试结束后,他们照常回到军机处办理公务。会试发榜的前一天晚上,本该轮到诸重光值夜班,但诸重
史料记载
《清史稿·卷三百三十二·列传一百十九》
毕沅,字纕蘅,江南镇洋人。乾隆十八年,举人,授内阁中书,充军机处章京。二十五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再迁庶子。三十一年,授甘肃巩秦阶道。从总督明山出关勘屯田,调安肃道。擢陕西按察使。上东巡,觐行在,备言甘肃旱。谕治赈,并免逋赋四百万。擢布政使,屡护巡抚。师征金川,遣沅督饷,军无匮,授巡抚。河、洛、渭并涨,朝邑被水。治赈,全活甚众。幕民垦兴平、盩厔、扶风、武功荒地,得田八十余顷。濬泾阳龙洞渠,溉民田。嘉峪关外镇西、迪化士子赴乡会试者,奏请给驿马。置姬氏五经博士,奉祀文、武、成、康四王及周公陵墓。修华岳庙暨汉、唐以来名迹,收碑碣储学宫。屡署总督。四十一年,赐孔雀翎。四十四年,丁母忧,去官。四十五年,陕西巡抚缺员,谕:“沅在西安久,守制将一年。命往署理,非开在任守制例也。”
四十六年,甘肃撒拉尔回苏四十三为乱,沅会西安军伍弥泰、提督马彪发兵讨之。事平论功,赐一
个人作品
《游崆峒山》
笄头障陇云,灵气抉双眦。荡摇虚无中,群峰倚天起。奥区泄神秀,秦陇互表里。西极冠名山,真灵实萃此。策马冲风烟,泉壑斗奇诡。异境开恍惚,一步一移徙。盘旋入山心,愈进进不已。千松万松巅,苍翠润石髓。远眺金银台,瑶宫近尺咫。轩皇问道处,丹灶未全圮。鼎湖龙上升,至道泯终始。日月沃精华,石色变金紫。我来游福地,万古一瞬耳。尘鞅绊羁踪,飞光迅如驶。元鹤近可招,白云坦可履。芝草长灵苗,食之能不死。入山复出山,欲问广成子。
《锦云川》
月华霞彩映晴川,潋滟波光夺目妍。试唤乌篷乘兴去,一篙撑上水中天。
《过马嵬坡咏古十首》
其一
斜谷铃声暮雨昏,石羊亡走卧空邨。合欢堂外虚金屋,不向秋坟覆丽魂。
其二
龙武空传仗钺威,延秋门启夜乌飞。若教郭李从西幸,肯舍强藩杀贵妃?
其三
玉笛吹残唤奈何,军门倚仗涕痕多。羽衣法曲渔阳鼓,倂入迎娘水调歌。
其四
绣岭风凉月殿空,凭肩私语两心同。无情最是填河鹊,不渡双星到寿宫。
其五
女祸由来惯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