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廖观音简介

廖观音简介

淘名人 2021-01-13 20:31 热度:

廖观音

廖观音(1886—1903年1月15日),女,四川金堂县人,清末红灯教起义首领之一。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从红灯教主曾阿义学“神拳”,借宗教宣传反清灭洋。活动在华阳、简阳、仁寿一带。次年,与曾阿义在简阳石板滩率众起义,以“灭清剿洋”为宗旨,直扑总督府,寡不敌众,失败被捕后英勇就义。

基本资料

本名:廖观音

别称:廖九妹

所处时代:清光绪年间

民族族群:汉

出生地:四川金堂

出生时间:1886

去世时间:1903年1月15日

主要成就:参与领导清末四川红灯教起义

时代背景

1858年,丧权辱国的清政府同帝国主义者签订了不平等的天津条约;1860年,又签订了另一不平等的北京条约。于是,外国传教士在全国各地获得“租买田地,建造自便”的权利。

在四川,1892年帝国主义者已建教堂161座,传教据点1239处。其中尤以天主、耶稣二教势力最大,他们披着宗教外衣,行侵略瓜分中国之实,不仅设有主教,而且还在成都驻有领事,以成都为中心,向各州县遍设教堂,广为发展教徒。为了培植教会势力,传教士还收罗痞棍、流氓、土豪入教,以渔肉乡里,欺凌善良;甚至用金钱收买无赖,称作‘吃教人’。同时,传教士还通过种种非法手段,霸占大批土地田产。川西主教杜昂,在任职的20多年中,与各地教堂神父在川西共占良田30万亩。不少的传教士,就是大地主兼高利贷者,教堂已成为帝国主义的侵略据点。另外,洋贷充斥市场,打击了劳动者赖以糊口度日的植棉业、手工纺织业及其它手工业,使上百万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失去了生产的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

的身世

廖观音(1886--1903年),祖籍广东省。她的祖父在鸦片战争中是参加过广东三元里斗争的义勇,因斗争失败遭到清军的抄捕。他率家人辗转逃到四川成都的与其略微沾亲的“廖剪刀”舍下寄居,才得以脱离魔掌,即后又落脚在石板滩,开设一间土布染房为生,全家大小都成为作坊工人。其父廖为圻,母薜氏,生二子一女,廖观音行二,在同族大排行中占老九,邻里亲友都昵称她为廖九妹。

少年时代的廖九妹,健壮秀丽,十分逗人喜爱,洗衣浆裳来得利索,挑花绣朵一学就能。她最爱缠着祖父讲鸦片战争中林则徐和三元里爱国群众抗英斗争的故事,由是,爱国仇洋的思想深深地烙印在她纯洁幼稚的心灵上。廖九妹自幼生性聪明伶俐、敏慧非凡,能当众琅琅背诵诸兄塾学所教难诗繁文,常令满座惊叹不已,在家庭及族人中深受宠爱。她母亲就曾感叹:‘九女若是男儿,恐怕廖氏门中也要出状元了’。

石板滩为有名的“东山五场”之一。这里地势十分重要,丘山环抱,集市热闹,逢场之日,

展开阅读全文 ∨

起义

在四川义和团运动日益高涨形势的影响下,石板滩红灯教的活动如火如荼。盛世英有一首诗描述了这一情况,虽然他对红灯教的评价有些地方不妥,但确如实反映了当时的情景和众教徒对“反清灭洋”的意志。他写道:

“撒防队伍散归田,五夜妖星照蜀川。狐火窗明争倡首,龙潭静夜饱挥拳。辍耕陇畔村农舞,说法台前少女颠,似醉如痴浑不识,连头受戳志弥坚。”

廖、曾二人将红灯教设棚为单位,由师父传教:分每十一个教徒为一小棚,由棚首领领导练拳;每十个小棚为一大棚,借以约束组织团众;红灯教其他首领也化名为罗汉、神仙等,依托佛法来号召民众。廖观音把门前的院坝、干涸池塘等率性变成练武操场,并亲自教授教徒练拳。时人有诗称颂道:“夕阳西斜廖家庄,红灯照见习拳忙”。

红灯教活动情况传到华阳县令(当时石板滩属华阳县)龚子蔓耳朵里,他坐卧不安,急派团丁前去搜捕。红灯军在廖观音的率领下,奋起抗击,打败了团丁,又乘胜将县衙门的公堂设施、门窗建筑捣毁,并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