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佩纶简介
基本资料
本名:张佩纶
字号:字幼樵 号篑斋
所处时代:清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直隶丰润县齐家坨
出生时间:1848年11月24日
去世时间:1903年2月4日
主要作品:《管子注》《庄子古义》《涧于集》《涧于日记》
主要成就:船政大臣、学者
官职:左副都御史
人物生平
张佩纶,清末大臣。字幼樵,一字绳庵,号篑斋。直隶丰润人。同治进士。1875年,以编修大考擢升侍讲,充日讲起居注官,后入李鸿章幕。根据山东省无棣县《张氏家乘》,张氏于明永乐二年由山西洪洞移居山东无棣张家码头,八世祖再从无棣迁往丰润齐家坨村。
少年就学时,反应敏捷,数千字文章一挥而就。同治九年举人,十年中进士,十三年授编修。光绪元年大考翰詹时,名列二等第三,擢侍讲,充日讲起居注官。因目睹外患日深,“累疏陈经国大政”,慷慨好论天下事,与张之洞、陈宝琛等同为当时的清流主将。旋丁内忧,入李鸿章幕。
1882年,署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针对法国侵略越南和觊觎中国边疆事,上奏章十数篇,主张抗法。中法战争初起,主战。受命以三品卿衔会办福建海疆事宜,兼署船政大臣。
1884年7月15日,法军舰侵入马尾港后不加戒备,8月23日,法舰发起进攻,福建水师覆灭,马尾船厂被毁。与福建船政大臣何如璋被褫职遣戍。1888年获释,复入
主要成就
张佩纶学问渊博,当时与张之洞并驾。毕生致力于研究《管子》,擅长奏议,著有《涧于集》《涧于日记》。仿照《四库全书》之例,编撰的藏书目录有《管斋书目》、《丰润张氏书目》,著录书籍600余种,其中有宋抄本、影宋影元抄本不少。与李菊藕合写了一本食谱与一部武侠小说。
个人作品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北上以编修佐办和议。因在对俄态度上与李鸿章意见不合,旋返南京,自此称病不出。在朝中任职时,经常到北京琉璃厂书肆观书,其“涧于草堂”藏书楼,藏书丰富。前妻朱班香乃“结一庐”主人朱学勤之女,朱瀓早逝后,其80柜藏书归于他。
仿照《四库全书》之例,编撰有藏书目录《管斋书目》、《丰润张氏书目》,著录书籍600余种,有宋抄本、影宋影元抄本不少。辛亥革命前后,其藏书开始散出,宋教仁、于右任等民国元老曾得到书籍多种,其中宋教仁得书百箱,运至北京,宋教仁去世后,藏书散佚。
著有《涧于集》、《涧于日记》等。
轶事典故
光绪十四年(1888)五月,张戍边期满返回,再次到天津投李鸿章幕。李爱张之才,不久将小女李鞠耦(1867—1912)许配给张作续弦。虽然年龄相差较大,但夫妇赌棋抚琴,唱和吟咏,颇得闺中之乐。李鞠耦即张爱玲的祖母。
张佩纶在《涧于日记》中对这段生活记载颇细,张写到:“以家酿与鞠耦小酌,月影清圆,花香摇曳,酒亦微醺矣。”李鸿章特地为他们的书斋题名为“兰骈馆”。关于张李结合,文人梁鼎芬专门写诗曰:“篑斋学书未学战,战败逍遥走洞房。”戏谑生动,传为佳话。
张佩纶婚后一直住天津李府。甲午战争爆发后,李鸿章抱养之长子李经方欲出任前敌统帅,为张佩纶谏阻,郎舅关系遂势同水火,时有“小合肥欲手刃张蒉斋”之说。李经方运动御史端良,以罢黜官员妄论国事为由,弹劾张佩纶,结果光绪下旨,将张驱逐回籍。
张没有回祖籍丰润,而是偕妻定居金陵。光绪二十六年(1900),听到八国联军攻陷大沽口消息后,他急得咳血升许,并累画勤王和戎之
家庭成员
张印塘,安徽按察使;
原配:朱芷芗
继室:边粹玉,在张佩纶被流放期间病殁,无子女。
继室:李菊藕,宰相李鸿章女儿
长子:张志沧
二子:张志潜
三子:张志沂,近代著名女作家张爱玲的父亲。
女儿:张茂渊
堂侄:张人骏,两江总督、袁世凯亲家。
史籍记载
张佩纶,字幼樵,直隶丰润人。父印塘,官安徽按察使,卒於军。佩纶,同治十年进士,以编修大考擢侍讲,充日讲起居注官。时外侮亟,累疏陈经国大政,请敕新疆、东三省、台湾严戒备,杜日、俄窥伺。晋、豫饥,畿辅旱,乃引祖宗成训,请上下交儆,条四目以进:曰诚祈,曰集议,曰恤民,曰省刑。恭亲王奕䜣遭谗构,复请责王竭诚负重,上嘉纳之。通政使黄体芳继陈灾状,语稍激,絓吏议,佩纶力争,被宥。寻丁忧,服竟,起故官。时琉球已亡,法图越南亟,佩纶曰:“亡琉球则朝鲜可危,弃越南则缅甸必失。”因请建置南北海防,设水师四大镇;又荐道员徐延旭、唐炯知兵堪任边事,其招致刘永福黑旗兵为己用。是时吴大澂、陈宝琛好论时政,与宝廷、邓承修辈号“清流党”,而佩纶尤以纠弹大臣著一时。如侍郎贺寿慈,尚书万青藜、董恂,皆被劾去。 光绪八年,云南报销案起,王文韶以枢臣掌户部,台谏争上其受赇状,上方意任隆密,乃援乾隆朝梁诗正还家侍父事,请令引嫌乞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