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世纶简介
基本资料
本名:施世纶
别称:施不全、施青天
字号:字文贤 号浔江、又号静斋
所处时代:清朝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福建晋江县衙口乡
出生时间:顺治十六年(1659年)
去世时间: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主要作品:《南堂集》八卷
主要成就:为官清廉,担任清朝漕运事务高级官员
旗籍:汉军镶黄旗
祖籍:河南固始
人物生平
顺治十六年(1659年),施世纶出生于福建晋江县衙口乡,他是“海霹雳”施琅的次子,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六月,时任福建水师提督的施琅受命武力平台。他的儿子施世纶和施世骠都参与了武力攻台。施琅率领水师两万余人、战舰百余艘,从铜山出发,直抵澎湖,经过数天鏖战,大败守军。
施世纶当时随父出征,亲眼目睹了这场波澜壮阔、激烈空前的澎湖海战,于是满怀激情地写下了这样一首律诗:“独承恩遇出征东,仰借天威远建功。带甲横波摧窟宅,悬兵渡海列艨艟。烟消烽火千帆月,浪卷旌旗百万风。生夺澎湖三十六,将军仍是旧英雄。”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施世纶因父荫出任江苏泰州知州。在担任泰州知州期间施世纶为官很有作为,泰州被治理的很好。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江苏淮安遭遇洪水,康熙帝派遣大臣监督河堤的修缮,跟从钦差大臣的人非常多,沿途居住驿站扰民非常严重,施世纶严厉惩治了其中的不法分子。
湖北地区发生了民变,泰州的官兵
主要成就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施世纶被提拔为扬州知府。当时,扬州一带民间争讼颇多,但施世纶经办的案件,既无久拖不决,更无冤假错案,他长于断案的美名由此远播。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陕西出现了饥荒,赈灾时,施世纶查出陕西的仓库积贮大多受到虚耗,将要上疏弹劾,当地行政长官鄂海有意把他儿子廷祥在会宁做知县的一些事情讲给他听,暗示如果他上疏弹劾,将对他儿子不利。施世纶说:“我自从入朝做官自身尚且不顾,哪里还去顾儿子。”终于上疏弹劾,鄂海因此被罢官离开陕西。
施世纶出任湖南布政使,主管湖南财政钱粮。当时湖南的田赋在人头税中还要外加徭役费,运往京师的漕米要加收运京费,百姓苦不堪言。他到任后,将徭役费全部革除,又减去四分之一的运京费。湖南百姓万民欢腾,为他刻碑立传,四处传颂。
施世纶为官多是与钱粮打交道。他曾到江苏督办漕运。当时的漕运可是一个肥缺,连负责押运的低级武官们都能扣克漕米、藏货纳赃。施世纶作为漕运
人物评价
《清史稿》:世纶当官聪强果决,摧抑豪猾,禁戢胥吏。所至有惠政,民号曰“青天”;“陈鹏年、施世纶明爱人,不畏强御。”
康熙帝:“自州牧荐历大吏,清白自持,始终如一。”
陈康祺在《郎潜记闻》中写道:“公平生得力在‘不侮鳏寡,不畏强御’二语。”
《泉州府志》:“性警敏,勤于莅事,听断讼狱,摘发如神。他郡有疑案不决者,辄移鞠之。自州牧荐历大吏,清白自持,始终如一。”
个人著作
《南堂集》八卷
《倚红词》一卷
轶事典故
因施琅收复台湾有大功,康熙让他挑几个儿子出来让朝廷照顾照顾,这样他们将来事业起点会靠前一点,施琅将所有的儿子都说到了,偏偏不提施世纶,后来施世纶的为官能力作为被康熙所识,康熙终于明白了,施琅对这个二儿子最有信心,认为他绝对可以凭自己的本事出人头地,所以才不提他的名字。
有一次湖南缺一位按察使,三公九卿们都推荐施世纶。大学士伊桑阿人宫奏请康熙。不料康熙说道:“朕深知世纶廉,但遇事偏执,民与诸生讼,彼必袒民;诸生与缙绅讼,彼必袒诸生。处事惟求得中,岂可偏执?如世纶者,委以钱谷之事,则相宜耳。”施世纶的为民做主竟到了被康熙爷说成“偏执”。这一“偏执”,恰恰刻画出了他以民为本的可敬可爱。
施世纶最早任江都县令时,有什么亲戚朋友来找他托路子走后门,他一概严辞拒绝。当时江都流传一句话:“关节不到,有阎罗施老。”所以常有人把他比作正直刚毅的包拯。但是又有人比较他和包公,说包公一味耿直刚毅,而他则能行权应变。就
亲属成员
施琅:清朝靖海侯,明末清初军事家,清朝初期重要将领。
长兄:施世泽,又名世鬃,过继给施琅的亡兄施肇科为嗣。
三弟:施世骝,授员外郎。
四弟:施世骥,康熙十九年(1680年)先于施琅从京城返回福建,时年二十岁。康熙二十年(1681年),施琅赴厦门上任后,他即奉父命准备兵器,运输钱粮,协助施琅准备东征。两年后他从征澎台,立有战功。
五弟:施世騋,施琅进攻台湾时随父在福建水师提督任所。
六弟:施世骠,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与其父攻台,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从征噶尔丹。康熙六十年(1721年)朱一贵举事,施世骠以合围的方式进剿,与蓝廷珍会师台湾府。
七弟:施世骅,为官练达,授润州(今镇江)郡佐,施琅攻台时随父在福建水师提督任所。
八弟:施世范,无官职,施琅死后承袭靖海侯爵位。
人物墓地
施世纶墓位于黄塘镇接待村许田自然村顶庭山上的施世纶陵园系施琅之子清代曹运总督施世纶的墓葬,园内有石羊、石虎、石马、石将军各一队,“钦赐祭葬”石牌坊一座、“渝祭碑”一块、“勤劳索著”亭一座。两座陵墓相隔不到3公里,墓后、左右均冈峦起伏、绿树成荫、景色秀美,乃历代风水宝地。
史书记载
《清史稿·卷二百七十七·列传六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