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书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王承书
国籍:中国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12年6月26日
逝世日期:1994年6月18日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燕京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
主要成就: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代表作品:《气体运动论》
性别:女
籍贯:湖北武昌
人物生平
1912年6月26日,王承书出生于上海的一个殷实的诗书之家,不久,阖家迁居北京。她自幼体弱多病,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三年级时曾两次因病休学一年。
1930年,王承书考上燕京大学物理系,在该班13个入学新生中,她是唯一的女性。
1934年,王承书从燕京大学物理系毕业,获得学士学位,该班13个仅毕业了4名学生,王承书名列榜首,并获得金钥匙奖。本科毕业后继续在该校攻读研究生。
1936年,王承书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获得硕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担任燕京大学物理系助教(至1937年)。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王承书离开北京,辗转于南京、武昌、桂林、贵阳等地。
1941年,美国巴尔博奖学金基金会接受了王承书的申请,同年8月王承书到密歇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物理学家乌伦贝克(Uhlenbeck,GeorgeEugene)。在美国期间,王承书与导师乌伦贝克合作完成了多篇有关稀薄气体动力学方面的重要论文。
1944年
主要成就
科研综述
王承书在美国期间主要从事气体分子运动论的研究。1948年王承书发现了查普曼和T.G.考林(Cowling)的力学经典著作《非均匀气体的数学理论》(TheMathematicalTheoryofNon-UniformGases)一书的第1版中关于伯纳特结果的重要错误,之后她发表了多篇处于当时这一领域世界前沿的重要论文。她第一个发现求解玻尔兹曼方程的本征值理论,提出适用于多原子气体的推广的玻尔兹曼方程,即“WCV”方程。
1958年春,近代物理研究所里给王承书分配了8名北京大学刚毕业的大学生,要求给他们讲授铀同位素分离理论课程。她参考美国学者K.柯恩(Cohen)的理论著作,边学边讲,并经常告诫学生要理论联系实际。她在中国开创了受控核聚变反应和等离子体物理的研究并为其发展打下基础。
1961年后,王承书隐姓埋名到原子能研究所,改做铀同位素分离工作,解决了净化级联计算、级联的定态和动态计算等重
社会任职
王承书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0年后,王承书先后担任中国核学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同位素分离学会第一届理事长和第二届名誉理事长。
个人生活
情感婚姻
1939年,王承书在昆明与从英国学成回国的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张文裕结婚。婚后她的抱负丝毫未减,在张文裕的积极支持和她自己的努力追求下,1941年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巴尔博奖学金破例地接收了一个已婚妇女的申请。
人物轶事
20世纪60年代初,苏联撤走专家,中国第一个分离铀同位素用的气体扩散工厂面临严峻的形势。王承书以国家利益为重,毅然接受自己从未搞过的铀同位素分离工作。从此,王承书的名字在中国物理界悄然无声地消失了。与吴征铠、钱皋韵一起,开始了她后半生的默默工作。数十年来,王承书同广大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工作者一起,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她把自己外出办事的出差补助费、各种奖励和稿费全部捐献给单位购买书籍和文具用品,捐献给中国核学会铀同位素分离分会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在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为了弥补办公费用的不足,她自己花钱买了大量纸张供理论工作人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