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沙可夫简介

沙可夫简介

淘名人 2020-12-31 10:36 热度:

沙可夫

沙可夫(1903—1961),原名陈明、陈微明,又名维敏,字树人,号有圭,笔名克夫、古夫、明、冥冥、萨柯等。

基本资料

中文名:陈微明

外文名:亚历山大·阿列克赛·沙可夫

别名:克夫、古夫、明、冥冥、萨柯

国籍:中国

出生地:海宁新仓

出生日期:1903

逝世日期:1961

职业: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中央戏剧学院党委书记 文化部办公厅主任

代表作品:《沙可夫诗文选》

话剧作品:《我——红军》、《广州暴动》

译作:《渔父和金鱼的故事》《伪善者》

人物生平

生于海宁新仓,后迁居袁花。曾祖曾为翰林院学士,父曾任海关靖江分关总办、两淮盐运使等职。可夫少年聪颖,富有艺术天赋。

1917年,初小毕业后就读于海宁县立第三高等小学,毕业成绩获全校同届第一名。

1920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附中,毕业后升入公学电机系,半工半读。

1925年受五卅运动影响,暑假回乡,组织晦明社,并出版油印刊物《红花》,宣传民主,反对封建迷信。

1926年春,赴法国学习音乐。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1927年,任中共旅欧支部领导成员,编辑《赤光报》,全力从事革命活动。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离巴黎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使用俄文名字:亚历山大·阿列克赛·沙可夫,后便用此译音为中文名字。在苏期间,积极参加文艺活动,被选为学校俱乐部负责人和合唱队的指挥。还和李伯钊、章汉夫等组织业余文学研究组,创作剧本,排演戏剧。

1949年初,担任北平市文化接管委员会副主任,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常务主席

展开阅读全文 ∨

个人作品

1928年,翻译了苏联著名话剧《破坏》(后来我国译本译为《决裂》),并组织剧团演出。后又编导多幕话剧《明天》,1931年李伯钊把剧本带回国内,在闽西苏区再次上演,群众深受鼓舞。这一时期,还在周扬主编的《文艺战线》上以克夫笔名发表译文。1931年夏回国到上海,因接头地点遭破坏,被捕入狱。遭受酷刑,后经营救保释,回乡养病。1932年春,奉命进入中央苏区,任临时中央政府教育部副部长、中央机关报《红色中华》主编。参加革命根据地第一所艺术学校蓝衫剧团学校(后改名为高尔基戏剧学校)的筹建工作。1933年,任中华苏维埃大学副校长,与毛泽东、林伯渠、梁柏台、潘汉年组成大学委员会。在瑞金,创作了20余首革命歌曲和话剧、活报剧、喜剧等8部。其中七场大型话剧《我——红军》上演后,苏区报纸纷纷赞扬这出戏“打响了第一炮”,“是苏维埃文化与工农大众艺术的开端”。同年底,因病回上海治疗。养病期间,翻译了不少世界名著和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