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唐韵笙简介

唐韵笙简介

淘名人 2020-12-28 20:37 热度:

唐韵笙

唐韵笙(1903年12月28日-1971年3月13日),爱国艺术家,抗日战争时期因演出影射日寇的《后羿射日》而身陷囹圄。建国后曾任沈阳京剧院副院长,先后主演了《云罗山》《郑成功》《詹天佑》等新编历史剧。

基本资料

中文名:唐韵笙

别名:育风

国籍:中国

民族:满族

出生日期:1903年12月28日

逝世日期:1971年3月13日

职业:演员,艺术家

代表作品:《云罗山》《郑成功》《詹天佑》等

人物简介

唐韵笙(1903-1971),男,京剧文武老生,兼演红生。,原籍沈阳(有资料说是福建人)。

幼年流落街头,被河北梆子演员金刚钻的琴师杨景云收为义子,遂入天津“小四喜”科班学艺,取名唐韵笙。主演文武老生,兼演红生,为红生三大流派之一。戏路宽博。先后随师在山东、河北、上海、东北等地演出。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东北享有盛名。

艺术特色

唐韵笙多才多艺,功底深厚,昆乱皆精,文武兼备。除去本工老生外,净、老旦,他都能演,是老生行当中的多面手,例如他演《拾玉镯》刘媒婆时,吸收了东北地区生活习惯,在舞台上耍烟袋,下场之原板从末句起,手托长杆烟袋,旋转于掌心,做出许多花样,随腔走三个圆场,尤为绝迹。他在《目连救母》中饰演老旦应工的刘青堤也是一绝,在与大鬼开打“抛杈”一场,他能接杈甩“锞子”,范儿起的高,落地无声,形如元宝。另外,他还演架子花脸应工的《红逼宫》的司马师,铜锤花脸应工的《铡美案》的包公。他的红生戏《古城会》《屯土山》《灞桥挑袍》等演来也是别具风采。

代表剧目

他擅演的剧目有《甘宁百骑劫魏营》《长坂坡》《艳阳楼》《金钱豹》《铁笼山》《刀劈三关》《古城会》《驱车战将》《闹朝扑犬》《绝龙岭》《摘星楼》《追韩信》《徐策跑城》《未央宫》等。

人物经历

唐韵笙,字懿,号育风,乳名强子,祖籍沈阳。满族,为外八旗正红旗人。原姓石,其祖父石秀川,原系清朝军官,驻防福建,后定居福州。所居河东街寓所挂有“沈阳石寓”牌,门前石板路,院内种有荔枝、龙眼等树,院外有清溪,环境幽雅,秀川虽为行伍出身,对其子寿臣教育有方,使其成为文章出众的秀才,为一郎姓大户人家选中,将女蕙兰适其为妻,生有三男一女,长子斌拴,次子斌魁,即后来被誉为“南麒北马关外唐”的唐韵笙。三子斌贤,后为唐氏管事。

当年有一戏班来此演戏,班主唐景云,原系河北宝坻“永胜和”坐科,工刀马旦兼花旦。他夫妇与主演恰在石家院内借住,每日在此练功、吊嗓、排戏。强子自幼酷爱戏曲,这下更是“走火人魔”,天天在旁观看,还跟着比划,并帮助做些零杂活儿。唐景云见他生得眉清目秀,人又机灵,自己苦于无儿无女,便深深爱上了这强子,便产生收其为徒之念。通过试探询问,得知强子非常愿意,但此等大事须征得家长同意,便对其祖父、母亲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评价

唐韵笙曾受汪笑侬、夏月润、潘月樵、冯子和等对京剧改良的影响,对他后来勇于创新,起到一定作用,他借鉴了旦角的唱腔,花脸的念白,武行的跌扑,恰到好处地揉进所演角色之中,充分显示了他的艺术才华。他文武兼精昆乱不挡,戏路宽绰演技全面。他本工老生,且能武生、红生、大嗓小生、铜锤、架子花、老旦、彩旦乃至旦行,演来皆有独到之处,为内外行一致推崇。他在舞台上塑造角色之多,在京剧史上是少见的,而且还是一位集编、导、演、教于一身的全才艺术家,他常一晚演文武双出,并能三戏连演,如“三逼宫”(《白逼宫》、《黄逼宫》、《红逼宫》)、“三铡”(《铡汝宁王》、《铡庞吉》、《铡包勉》),在大戏中常连赶数角,如《岳传》的宗泽、岳母、岳飞;《群英会·借东风·华容道》的鲁肃、诸葛亮、关羽;《雪弟恨》的张飞、黄忠、刘备、赵云,《目连救母》的目连、刘青提、地藏王。其中老旦应工的刘青提不仅有优美的身段和繁难的唱段,而且“锞子”起范高、

展开阅读全文 ∨

其它信息

1960年晋京演出颇受好评。《驱车战将》之南官长万,手执特制双头戟,虽为武生应工,却极重唱做,“见母”的大段唱腔,“杀官”的细腻表演,“战将的新颖开打,都煞费苦心反复设计,从扮相、唱念、武打及场次,不断精心修改,成为唐派艺术之精品。1932年他首次晋京初试锋芒,即以此戏打炮演于广德楼,惜此剧多年不见舞台。1996年,唐之女婿赵乃义茳沈展演此剧,戏迷奔走相告,轰动沈阳,其扮相、表演、唱念、武打都颇具唐派风范,出场亮相就是碰头好,耍戟、抛戟、接戟堪称一绝,台下“炸了窝”的好,所赠“弘扬国粹京剧,发展唐派艺术”锦旗耀眼夺目,可见唐派艺术影响之大,在观众心目中早已深深扎根。这位早在30年代即有“关外麒麟童”美誉的“唐老将”与“麒老牌”(周信芳),“赵老开”(赵如泉),在沪上被尊称为“三老”。40年代是唐韵笙的鼎盛之期,出神入化的精湛表演,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与麒麟童、马连良鼎足而立,被誉为“南麒、北

展开阅读全文 ∨

唐派京剧

唐派艺术的主要传承人有:徐荣奎、张海涛,唐韵笙之女婿,为唐山市京剧团著名演员,代表作有《节振国》等。邵麟童,1954年拜唐韵笙为师,成为苏州市京剧团著名老生演员。唐登年,唐韵笙之子,自幼学戏,曾演出唐派剧目《华容道》等。汪玉麟,沈阳京剧院著名文武老生演员,1960年拜唐韵笙为师,曾演出唐派剧目《古城会》等。汪庆元,唐韵笙再传弟子,上世纪70年代拜李刚毅、王玉海为师,成为沈阳京剧院能够较多演出唐派剧目的演员,如《古城会》、《走麦城》等剧目,并录制了《华容道》等的音配像。赵万鹏,唐韵笙妻侄,曾获唐韵笙的传授,演出《古城会》、《华容道》、《截江夺斗》、《驱车战将》等剧目,曾任天津京剧院导演。

唐派艺术已列入国家、省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对于发展有东北特色的京剧,建立“关东京剧”这一艺术品牌有非常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唐派艺术由于唐韵笙的亲传弟子较少,熟知唐派艺术的老演员相继离世,能够演出剧目的演员有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