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鸣远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雷鸣远
外文名:Frederic Lebbe
别名:腓特烈·雷博
国籍:中国
出生地:比利时根特
出生日期:1877年8月19日
逝世日期:1940年6月24日
职业:天主教神父
信仰:天主教
名言:我为爱中国而生,我为爱中国而死
生平经历
1877年8月19日,雷鸣远出生于比利时根特城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家庭,父亲是佛兰芒人,担任公证人,母亲是有一半法国血统的英国人。他是家中长子,洗名味增爵(Vincent),早年入巴黎修道院学习。
1888年,11岁时阅读1840年在中国武昌殉教的董文学神父传记后立志前往中国传教。
1895年,在巴黎加入董文学神父所属的遣使会。
1900年,于神学院就读时,中国发生义和团运动,比利时传教士韩默理主教在内蒙古殉教,更促成雷鸣远决定前往中国传教。
1901年,雷鸣远随北京教区的樊国梁主教乘船来华。
1902年,在北京成为神父,随后被派往天津武清县小韩村等地传教。
1903年,雷鸣远主持重建了在义和团运动中被损毁的小韩村教堂。雷鸣远到达中国传教后,他努力学习中国文化,读中国书,能说一口流利标准的国语,用毛笔写漂亮的行书。
1912年,从北京教区分出天津教区,传教成绩奇佳的雷鸣远便升任这个新教区的副主教。
1915年1
宣传抗日
天津《益世报》创刊于1915年10月10日。创办人是来华传教的比利时籍天主教教士雷鸣远和中国天主教徒刘守荣、杜竹萱。
1900年他被比利时教会派到中国来传教,1910年转来天津。当年西方来中国传教的人,除照例每星期日在教堂中聚集教徒宣传宗教外,总要利用教会的经费进行一些所谓的“慈善”和“教育”工作,雷鸣远也如此,他到天津后就创办了一所诚正小学和一所师范学校,还办了一个宣讲所,向教外人宣传天主教。为了贴合当时的情况,雷在宣传宗教时,也会讲些“救国”的道理。后来,雷鸣远的教徒汇集他的讲演词,出版了一个小册子,名为《救国》。不久,他创办了一个周刊名为《广益录》,后改为《益世主日报》,这个刊物便是天津《益世报》的前身。
天津《益世报》的开办费据说只有三四万元,是雷鸣远从国外天主教徒中募集到的传教经费的一部分。1931年报馆扩充资本,招集了股份,改组成一个股份有限公司性质的企业。但股东只限于中国天主教徒,
国际服务团
雷鸣远国际服务团于1937年在比利时创立,团员们以雷鸣远神父的精神为生活理想:全牺牲、真爱人、常喜乐,「全真常」三字诀是雷神父的最高人生哲学,也和我国传统安贫乐道,自强不息,利已利人的精神相同。更是他创办修会团体的会训。更是他创办修会团体的会训。
团员服务于全球五大洲,由于社会变迁快速,各国文化生活习俗差异非常大,为加强团员们在各国生活与服务的需要,本团主旨为:雷神父的精神、信仰追求自由及国际观。
一、团员把「信仰」和希望寄托在死而复活的基督身上,他召唤所有的人过一个友爱、正义和有尊严的生活。信仰主要是以祈祷,天主圣言及感恩祭(弥撒)来滋养。
二、团员为追求人类「自由」而奉献。团体的动力是来自于个人和社会所应负的责任。其目的是为人类及大自然预备一个适合的生活环境。这种体认使团员们选择了自已的生活与活动方式,而这一切是与他们的誓言相互呼应的。基督邀请人来实现互助的生活,因此团员们透过职业或各种社会工
人物评价
雷鸣远神父在中国传播基督福音,归纳为五种原则,从中可看出其为人及爱中国至极的精神:
为适应中国的生活习惯,雷神父尽量全力中国化。他努力认中国文字,不用罗马拼音;读中国书,吸收中国文化;写信、写日记或其他文件时,尽量用毛笔,故能写一手漂亮的行书字;他也学会一口流利的中文,后来还是一位演讲高手。
雷神父入境随俗,跟中国人一样留发辫;学习中国人吸长烟袋;吃饭时使用竹筷;雷神父在乡村传教时睡在土坑上,用火盆取暖;他常是终年身着蓝布长衫,布鞋一双;他骑着脚踏车长途跋涉、奔走于乡村城镇间;他以打国术强身;雷神父创立耀汉德来男女两会的时候,将所有经文,尽量用中国音乐谱出,使大家合声吟唱;他极喜好中国的建筑物,对那些画栋雕梁,更倍加赞赏;当时一般传教士降福教友都用拉丁文,而雷神父则用中文降福中国教友;当时天主堂挂法国旗是很普遍,为表示天主教爱国,雷神父在其圣堂住所,撤去法国旗,而改挂中国的龙旗。
所谓的“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