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西蒙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沈西蒙
别名:笔名沈西门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19年
逝世日期:2006年
职业:离休干部,作家
信仰:中共党员
代表作品:《好男要当兵》
基本信息
沈西蒙1919年出生在上海一普通邮差家庭,家中兄弟姐妹五人,家庭比较开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沈西蒙的哥哥是沈大威,是英文DAVID的音译,沈西蒙是Simon。沈西蒙在私塾里念了两年,转入小学,毕业后进入上海敬业中学。后因父亲退休,沈西蒙不得不中途退学,考入上海南市区公共交通汽车公司,当练习生。沈西蒙自小跟大哥比较亲近,大哥沈孟先是中共地下党员,上海市邮政系统的邮务工会领导人之一,参加了著名的“五卅”反帝爱国运动。沈西蒙从哥哥处接触到鲁迅、茅盾、柔石等进步作家的作品,向往革命。
光荣历程
三十年代,上海左翼戏剧活动十分活跃,曹禺、田汉等进步作家的《雷雨》、《日出》、《获虎之夜》等剧作常有演出,还翻译演出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大雷雨》、高尔基的《母亲》、《底层》和易卜生的《娜拉》等。沈西蒙参加了救亡文艺团体“扬帆社”,曾在高尔基的《母亲》中扮演过鲍维尔,这是沈西蒙从事戏剧艺术实践的第一步。
1938年春天,上海成为孤岛,为适应战时需要,“扬帆社”改名为“上海职业界救亡协会战地服务团”。沈西蒙随团到达温州,在街头演出揭露日军暴行的《还我孩子》、《放下你的鞭子》等剧目,鼓舞人民的抗战斗志。为了宣传抗日,沈西蒙创作了他的第一个剧本《好男要当兵》(与宋超合作),这个独幕话剧批判了“好男不当兵”的错误思想,激励民众投入到抗日的洪流中去。该剧在街头演出后,群众反映强烈,《浙瓯日报》副刊“展望”以八天的篇幅连载发表,这是他从事戏剧创作的开端。
战地服务团在温州宣传、演出了半年,到1938年的秋天才
相关报道
前南京军区文化部长、总政文化部副部长、上海警备区副政委、著名编剧沈西蒙28日16时因心脏病在上海去世,享年87岁。沈西蒙曾创作许多优秀剧作,其中包括《霓虹灯下的哨兵》、《南征北战》等。离休后他笔耕不辍,创作了表现部队生活的小说《山外有山天外天》。
听到沈老辞世的消息,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中赵大大的扮演者、老艺术家袁岳说:“当年《霓虹灯下的哨兵》非常成功,周总理请主创人员吃饭。那时候陈毅元帅就很高兴地对沈西蒙说,你什么时候写个《霓虹灯下的哨兵2》,我就请你们吃饭。可能因为身体原因和题材问题,《霓虹灯下的哨兵2》一直没有问世,这可能是他最大的遗憾。但是这也说明沈西蒙对艺术的执着程度,不能超越就不随便动笔,这种精神现在极其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