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国璋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夏国璋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梧州容县(今玉林)松山乡沙田村
出生日期:1894年
逝世日期:1937年
职业:中将
字:超然
人物生平
夏国璋,1896年生于容县松山乡沙田村,夏威胞弟。中将副师长,烈士。夏国璋青年时在四年制的容县中学读了两年,即考上湖北法政大学。毕业后,往上海研习英语,以期留学英美,寻求救国之道。其时,正值军阀混战,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夏国璋遂弃文就武,考入保定军官学校。1923年,夏国璋军校毕业返回广西,任黄绍竑广西讨贼军工兵营第3连连长。1926年夏,随军北伐进入湘、鄂、赣,参加了著名的汀泗桥、贺胜桥、若溪、德安等战役。1928年秋,调任第3集团军总司令部上校参谋,参加冯玉祥、阎锡山中原反蒋战争。1932年,夏国璋入陆军大学第14期深造,1935年春毕业回广西,任第4集团军总司令部上校科长。1936年广西军编为第5路军,他任45师135团团长,次年5月授少将衔,调升第15军(即后来的48军)174师522旅旅长;不久,升任该师副师长(仍兼任旅长职)。
从湖北法政大学毕业以后,打算留学欧洲或日本,但是那时
所授荣誉
1987年4月17日,中国共产党政府追认夏国璋为革命烈士(桂民优字63号文)。
主要事迹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月13日,战火蔓延到上海。此时白崇禧被任命为国民党中央军委副参谋总长,李宗仁为第5战区司令长官。李、白接受任命后,立即动员广西军民投入抗战行动。广西军首批开赴前线的地21集团军。21集团军下辖48军、7军、31军,共9个师。夏国璋任副师长的174师属48军,司令廖磊,军长韦云淞,师长王赞斌。9月初从广西出发,10月中旬抵达上海前线,归入第3战区指挥作战。这时,位于上海市北郊蕴藻滨沿岸的淞沪战场敌我双方的争夺战异常激烈。蕴藻滨是一条东西走向仅10多米宽的河道,南距上海市区仅10余公里,日军占据了河道以北阵地,中国军队则凭南岸扼守,双方均投入了数10万军队,敌我前沿阵地仅一小河之隔,又是平原地区。自10月15日起,双方进行了猛烈的战斗,皆伤亡很大。10月18日,战区司令长官命令刚到达上海的174师和其他广西部队增援,夏国璋即奉命率部队进入桃园
人物评价
1938年2月18日,国民政府命令褒扬夏国璋,并追认为陆军中将。消息传至容县,家乡政府为其制作了白色瓷质墓碑一方,上写“故陆军中将夏副师长墓志铭”及近千字碑文于其上(此碑现存容县博物馆),盛赞其爱国功勋,并于容城城北复船岭南端(现县酒厂背后)建造夏国璋衣冠坟墓一座,以资纪念。1987年4月,广西区人民政府民政厅批准夏国璋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