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杨飞飞简介

杨飞飞简介

淘名人 2019-12-27 15:39 热度:

杨飞飞

杨飞飞(1923年-2012年5月21日),原名翁风请,浙江慈溪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沪剧”代表性传承人。12岁开始学文明戏,16岁改拜丁宛娥为师, 入儿童申曲班, 丁夫姓杨, 遂起艺名为杨飞飞。1938年拜丁婉娥为师,“文革”后重建宝山沪剧团,先后担任团长、顾问。2012年5月21日,杨飞飞在静安区中心医院去世,享年89岁。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杨飞飞

别名:翁风请

国籍:中国

出生地:浙江宁波慈溪县

出生日期:1923年

逝世日期:2012年5月21日

职业:沪剧表演艺术家

代表作品:《方珍珠》《茶花女》《家》

个人简介

12岁开始学文明戏,16岁改拜丁宛娥为师,入儿童申曲班,丁夫姓杨,遂起艺名为杨飞飞。1938年拜丁婉娥为师,“文革”后重建宝山沪剧团,先后担任团长、顾问。

40年代已在《叛逆的女性》等剧中扮演角色。1948年与赵春芳、丁国滨等组建勤艺沪剧团并任团长,建国后先后主演了《家》、《雷雨》(饰四凤)、《为奴隶的母亲》(饰春宝娘)、《卖红菱》(饰范凤英)、《妓女泪》(饰金媛)、《张凤山卖布》(饰张妻)、《刘胡兰》(饰刘胡兰)、《第二次握手》(饰丁洁琼)等戏,以演出悲剧见长。“文革”后重建宝山沪剧团,先后担任团长、顾问。

2012年5月21日凌晨1点35分在静安区中心医院逝世,享年89岁。

杨飞飞嗓音宽厚洪亮,幼年时爱模仿京剧大花脸的唱腔,被同行姐妹称为“小金少山”,这使她无意中注意了发声的共鸣。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她在继承沪剧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越剧、锡剧、评弹、蹦蹦戏等剧种的成分,创造了以柔和为特色的杨派

展开阅读全文 ∨

艺术人生

杨飞飞原籍浙江宁波,生于1923年,她本来姓翁,名叫凤清,小名阿清。父亲原是南货店店员,后来常年失业。母亲又有残疾,只能在油灯下给人家做袜头,难以养活他们兄弟姊妹6个。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杨飞飞八九岁时,就想自谋生路,赚钱糊口。她和邻居几个女孩子接连几家厂询问想当童工,都因年纪小没有结果。

杨飞飞虽然没有条件读书,但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却相当强,只要看过的戏,她都会哼几句。尤其那出《五子哭坟》,她最喜欢唱。杨飞飞长了个大嗓门,唱得又脆又亮。她13岁经人介绍,正式拜文明戏老先生吴铁魂为师,学唱文明戏。

文明戏台上讲的是苏州话和国语(普通话),老师对她讲了情节,教了她12句国语台词,她上台后居然一点也不怯场,台词没有讲错一句,而且讲到“叔父你要救国民啊”的时候,双脚朝地上一跪,双手抱着叔叔的脚,眼泪夺眶而出。顿时台下一片唏嘘。她初上台就演得这样成功,以后戏里的童子生就都让她演。后来这个文明戏班子进入大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艺术特色

杨派的艺术特色最主要的体现在杨飞飞主演的《为奴隶的母亲》和《妓女泪》两个戏中。《为奴隶的母亲》根据三十年代左翼作家柔石同名小说改编。它揭露了中国农村典妻旧俗制造的人间悲剧,杨飞飞在剧中扮演被丈夫典出了3年复又返回夫家的春宝娘。她在表演上环环扣住了母爱这个主旋律。在“被典离家”和儿子春宝分别这场戏里,她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劳动妇女忍辱负重,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悲惨命运,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人物清泉般纯洁甘美的慈母情怀。在租典期满回家途中的戏里,她又以真诚质朴的表演把人物既盼望回家过年与阔别三年的儿子春宝团圆,又难舍留在典主家中新生孩儿秋宝的矛盾心情丝丝入扣、动人心弦地展现出来。这场戏看来表现形式相当简单,就只有她一个人在台上边走边唱,但却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人物时悲时喜,柔肠寸断,尽管对秋宝牵肠挂肚,却还是一步步走近家门,她手里拿着的一只皮老虎的细节,更加重了人物的悲剧色彩,使人性中最伟大的母爱感情得以

展开阅读全文 ∨

因病去世

2012年5月21日凌晨1:35分,杨飞飞去世。

“我身只为沪剧生,留得杨派在人间。”在“上海的声音”专场之后,杨飞飞给戏迷的绝笔中这样写道。杨飞飞是看到自己愿望实现才离开的,所以她与戏迷的告别也是带着微笑的。

2011年9月,杨飞飞受邀来到了朱彩玲小姐在东方艺术中心举办的“流金岁月.彩玲心声”演唱会

2011年12月17日“上海的声音”专场上演当晚,杨飞飞坐着轮椅来到现场,她清唱了几句,中气虽已不足,但仍引起观众的热烈反响。时隔多月之后,上海沪剧院一位人士表示,“老人看到沪剧艺术后继有人,她是发自内心地高兴才唱的,其实当时她的身体已经不太好。”这是杨飞飞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2012年春节前,老人便因身体虚弱而住进了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