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钱潮简介

钱潮简介

淘名人 2019-11-16 23:28 热度:

钱潮

钱潮,中国儿科专家及寄生虫病学专家。自1959年起钻研中毒型菌痢的发病机制和治疗,于1961年在世界上首次报告以阿托品为重点的综合施治对中毒型菌痢的疗效。他又从事莨菪类药和微循环障碍学说的研究,并将阿托品疗法进而推广用于各种感染性休克,取得明显效果。

基本资料

中文名:钱潮

外文名:Qian chao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 杭州

出生日期:1896年11月20日

逝世日期:1994年1月18人

职业:医学专家

毕业院校:杭州宗文中学

主要成就:尿色素原的意见和其临床检出法

代表作品:小儿感染性休克和阿托品疗法等

简介

钱潮(1896年11月20日~1994年1月18日)中国儿科学家。微循环障碍和莨菪类药研究的先驱之一。1896年11月20日生于浙江杭州。1913年入浙江医学专门学校同年赴日留学。1914~1918年,先后在东京帝国大学预科班和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学习,1922年毕业后在九州帝大医学部附属医院进修。1924年回杭州从事临床、教学、科研。1930年写成论文《姜片虫病对宿主身体的影响》,以该论文1937年在九州帝大获医学博士学位。

1958年参加血吸虫病防治工作。1959年任新建的上海新成区中心医院副院长兼儿科主任。当时上海中毒型菌痢流行,他用大剂量阿托品治愈一并发支气管痉挛的患儿。但其观点遭到反对和抵制,后来事实证明阿托品疗法不仅对中毒型菌痢,而且对暴发型流行性脑膜炎、中毒性肺炎等所致的感染性休克也有效。1977年当选为中国微循环与莨菪类药研究学会会长。1979年与祝寿河、杨国栋主编《微循环障碍和

展开阅读全文 ∨

履历

1896年11月20日生于浙江省杭州市招宝堂。

1912年6月毕业于杭州宗文中学。1913年1月—6月在浙江医药专门学校学习。

1922年6月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获医学学士学位。

1922年7月—1924年6月在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进修、研究。

1924年6月—1926年6月任浙江医药专门学校教授。

1926年7月—10月去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进修、研究。

1926年11月—1928年12月任浙江省辖广济医院、杭州医院委员兼内儿科主任。

1929年1月—1937年2月任杭州地方病医院院长兼委员,兼杭州热带病研究所地方病研究会委员。

1937年2月—7月去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研究、获医学博士学位。

1937年8月—11月任杭州第十二辅助医院院长。

1937年12月—1951年10月迁寓上海开业。

1951年11月—1956年5月任上海康定联合诊所所长兼西康联合诊所所长。

1953年—1960年

展开阅读全文 ∨

生平概况

钱潮,字君胥,浙江杭州人。1896年11月20日生于浙江省杭州市招宝堂。其父一生以教书为业,相信新学,曾创用白话文编写中学语文和历史教材。钱潮15岁那年,长兄患病发热不退(现在看来系患伤寒),庸医误投泻剂以退热,服药后即大泻不止,终于肠出血而死。当时他即认为庸医杀人不见血,而良医则能救人生命,所以,从那时起,即立志学医。

1912年6月,钱潮毕业于杭州宗文中学。1913年1月考入杭州新办的浙江医药专门学校。同年,由该校教师介绍赴日留学。他先进入预备学校学习日语及其他数理化等学科。1914年东京帝国大学预科之第一高等学校招考留学生,他考入预科班,并享受官费。1918年预科期满,进入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他学习勤奋,成绩始终名列前茅。1922年毕业,他认为要学好临床各科应先学好内科作为基础。当时日本九州帝国大学以第三内科教授小野寺为内科泰斗,所以,他进入该科进修。他除进修临床外,还从事科研工作,在小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论著

1钱潮.尿色素原的意见和其临床检出法.日本九大医刊,1925.

2钱潮.姜片虫病对宿主身体发育的影响.博士论文.1930.

3钱潮.锑剂短程疗法治疗血吸虫病对周围循环的影响.全国寄生虫病学术会议选集.1958.

4钱潮.寄生虫病学〔姜片虫部分〕.1958.

5钱潮.大剂量阿托品疗法治疗中毒型菌痢.科学医报,1959.

6钱潮,徐秀龄,王仲春等.以阿托品为重点的综合施治对中毒型菌痢的疗效.中华医学杂志1961,47:163.

7钱潮,蔡同章,徐秀龄等.阿托品治疗中毒型菌痢的机制和疗效.中华儿科杂志,1964,(13):363.

8钱潮,蔡同章,吴才华.科学技术研究报告:1005号中毒型菌痢的阿托品疗法.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委员会,1965.

9钱潮.有关感染性休克及阿托品疗法的若干问题.医学文献,1979,(1):42.

10钱潮,李宗菁,吴才华.感染性休克时的平滑肌功能障碍.中华儿科杂志,1980,18∶80.

展开阅读全文 ∨

微循环障碍研究

早在1925年钱潮在浙医任教期间,正逢中毒型菌痢流行,当时病死率高达70%~80%。曾有一家3个小儿同日患此病,于次日因不及救治先后死亡。他回忆当时情况感到十分痛心。因此,征服中毒型菌痢一直是钱潮的夙愿。

中毒型菌痢为儿童常见的烈性传染病。由于发病急剧,症状凶险,重型者往往会在短时间内死亡。过去,因发病机制未明,治疗缺乏明确方向,病死率之高在小儿急性传染病中居数一数二的地位(1959年以前本病病死率达30%~40%)。因此,探寻此病的发病机制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降低病死率是儿科工作者的迫切任务之一。

1956~1958年间钱潮任血防顾问。中国医药工作者在研究治疗血吸虫病时,给锑剂中毒导致植物神经紊乱伴发严重支气管痉挛的病例静脉注射阿托品,治愈率甚高,这使钱潮受到很大启发。他注意到,锑剂中毒病人并发支气管痉挛,与中毒型菌痢出现的呼吸困难综合征有类似之处。同时日本文献报道,阿托品曾用于因脑血管痉挛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