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蕴华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张蕴华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
出生日期:1899年
逝世日期:1931年12月12日
职业:教师
毕业院校:武昌中化大学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为保证组织安全英勇就义
少年时代
他自幼天资聪敏,勤学好问,性格刚强,体贴究人,富有正义感。他1917年县高小毕业后,考入阜阳省立第六中学。在校经常阅读《新青年》、《每周评论》等进步书刊,受到了新文化,新思想的熏陶。当“五·四”运动的消息传到阜阳时,他与一些进步同学组织学生联合会,发动学生罢课、游行,进行声援。安庆“六·二”惨案发生,激起阜阳教育界和各界人士的公愤,他积极投身到阜阳县学生联合会掀起的声援惨案中受害的革命师生,声讨军阀摧残教育、屠杀受国学生罪行的活动。
青年时代
1921年秋,他考入武昌中化大学后,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列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都有很大提高。次年,他休学回家,经进步人士推荐,任镇立小学校长。他一面办学,一面走向社会,支持和发动群众反对势力,提出“反压迫,反剥削,平均地权,打倒土豪劣绅”等口号。
加入革命
1925年9月调任阜阳高级小学校长。由于他积极参加党的活动,并有突出成绩,次年冬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与共产党员乔锦卿、周传业、周传鼎等人建立了中共阜阳党小组。
1928年2月,以魏野畴为书记组成中共皖北特委。特委根据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组织和发动了阜阳“四·九”武装起义。张蕴华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起义失败后,根据党的批示,他又回到长官店开辟以长官、临泉、曹塞为中心的党的工作。
创办教育
1929年,他办起了长官小学,自任校长。在校内组织学生会,副食师生和农民协会拆除了文昌阁等一些寺庙,又拆除了自家的3间瓦房,建成了育才阁,作为教室。他提倡半耕半读,半工半读,要求学生既会拿笔,又会拿锄、拿镰。
1930年,他任阜阳县财政局长,先后推荐共产党员李冠英、江化难等人分别担任地方工作。同年冬,他发动阜阳各界群众,驱除了阜阳县县长宾振远,成立了阜阳临时行政委员会,他任主任委员。次年,他主持清理财政账目,勒令阜阳“八大家”交齐拖欠的银粮。
发动革命
当时八大家占地数百顷,不交银粮,反而收买催缴银粮的青夫,把他们应交的加在农民身上,使原来每亩380文增加到8000文。他发动农民协会,反对青夫乱加银额。农民运动如暴风骤雨,席卷全县八大家怕得要命,恨之入骨串通长官绅士郭芳坡、张端征等人图谋加害于他。
共产党员张套被郭芳坡用一个菜园地和10亩耕地收买而叛变,供出了党的秘密。农历三月十九日,共产党员江化难、成有模等人被捕。此时,他根据上级批示抓紧准备武装暴动。原计划农历三月二十三日的暴动改在中秋节举行。届时,又因曹国勋派去阜阳和他联系的交通员在途中被红枪会逮捕并泄密,于是他在阜阳被捕,押送安庆。
狱中就义
在狱中,他始终保护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他坚贞不屈,正气凛然。当敌人问他皖北有多少共产党员时,他奋笔写道:“皖北共产党,三十一万八,个个昂着头,快刀杀不清。工农众兄弟,一个不知名。”写毕,愤然举起手铐,当场砸死一个法警。1931年12月12日晨,在省城安庆英勇就义,临刑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时年3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