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受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潘受
别名:潘国渠
国籍:中国
出生地:福建南安
出生日期:1911年1月26日
逝世日期:1999年2年23日
职业:编辑,校长
简介
1937年抗战军兴,走避新加坡,任“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陈嘉庚)主任秘书。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又辗转到陪都重庆避难,胜利后再返新加坡。
1953年参加筹办南洋大学,任南大执行委员会委员。 潘受精研书法,早年师法颜真卿、虞世南,后转习魏碑,于楷书、行书有很深的造诣,最后自成一家。
1982年出版书法集三册,新加坡国立博物馆于1984及1991年(庆祝80岁大寿)两次为他举行书法展览。他的书法广受各界喜爱与尊崇,除东南亚各地外,在山东曲阜孔庙、西安碑林、武汉黄鹤楼等地都可看到的墨宝。
潘受也爱好写作及诗歌创作,他曾于1928年参加中国“全国拒毒论文比赛”荣获第一名(北大蔡元培校长为主任评选),早年喜写白话诗,青年时期才致力于古典诗词的创作,已出版《海外庐诗》(1970)、《云南园诗集》(1984)、及厚八百页的《潘受诗选》(1997),其中共有诗词1300余首。
潘受的书法与文学造诣,受到国内
年表
1911生于中国福建南安,原名潘国渠
1927福建泉州培元中学毕业
1930南来新加坡
1930-39任《叻报》编辑,先后在新加坡华侨中学、道南学校及麻坡中华中学执教和担任校长
1940-50返回中国从商
1953任新加坡南洋大学执行委员
1955-60任南洋大学秘书长
1960退休,从事文化艺术研究及创作
1970南大中文学会出版《海外庐诗》(1985年及1986年再版)
1980出版《潘受行书南园诗册》
1983出版《潘受近书三迹》及《墨迹大观》
1985获巴黎大皇宫“法国艺术沙龙”金质奖
1986获新加坡文化奖
1991获法国最高文学艺术勋章
1994获新加坡政府最高勋绩奖章
1995新加坡政府宣布为“国宝”
1995出版《潘受诗书回顾》
1997获亚细安文化奖
1998南洋理工大学颁名誉文学博士荣衔
1998任中国福建泉州黎明大学荣誉校长
1999逝世
评价
潘受献身他热爱的中华文化,数十年如一日。他在中国书法和诗词上的优异成就,为东南亚华人的精神文明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产;他在艺术和文学方面的高深修养,更成为传统中国知识分子的典范。1995年,新加坡政府为肯定潘受的对国家文化与教育的卓越贡献,正式宣布他为国宝。1998年,潘受于得知南洋理工大学将授以名誉文学博士之时,特地请见新闻及艺术部长杨荣文准将,表示不能肯定自己是否应该接受这项荣誉,因为他的贡献是在“南洋大学”,而非“南洋理工大学”。杨部长认为南大精神仍然活在南洋理工大学校园里,鼓励他接受。在颁授典礼中,潘受主张恢复南洋大学校名,可见他对南大感情的深厚。他的呼吁,获得东南亚华人社会热烈的反响。
潘受:一段未曾公开的往事陈声桂
联合早报《话廊版》于3月6日发表李慧玲的鸿文:《潘受的南大泪痕——一段未曾公开的访谈录》。
李文发表后的几个晚上,想到该文有“88岁的老人自嘲‘当年是强盗,后来成了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