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逸民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胡逸民
别名:名彭济、致民,后改逸民、耕莘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省永康
出生日期:1890年
逝世日期:1986年
职业:原国民党南京中央军人监狱监狱长
毕业院校:浙江省立法政专门学校
代表作品:诗集《虎牢吟啸》
人物简介
胡逸民(1890—1986),小名彭济,学名原为致民,后改逸民,别名耕莘。
1890年(光绪十六年)出生在浙江永康县山西村的一户农民家里。有兄弟五人,一姐,逸民排行第四,兄弟自幼从父务农,唯逸民读书,得力于母教,十三岁读完四书五经,二十岁金华中学毕业,二十一岁考入浙江省立法政专门学校攻读法律本科,二十五岁毕业,名列第三,成为法学士。1916年北洋政府举行第一次全国文官高等考试,其赴京应试,考中司法官,从此走上了政治舞台。
孙中山在北平逝世时,他是遗嘱的见证人和守灵者;他担任过国民革命军军事法官,国民党清党审判委员会主席,高等法院院长和南京、徐州、汉口中央军人监狱的监狱长等职;胡逸民屡被蒋介石重用,让他三次建造监狱;又屡次被蒋介石怀疑,四次被蒋投进监狱。
1945年,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蒋介石开始“整顿党纪”,有人密告胡逸民“通共”,也有人指控他是“汉奸”;时任国民党最高法院院长的赵深与胡逸
人物生平
他,26岁时成为法律学士、司法官,备受孙中山赏识,担任过县审判厅专审员,是《政治遗嘱》、《私人遗嘱》的见证人,也是孙中山逝世后在灵堂里喊“脱帽!鞠躬!”的人。他,一生为国民党营造了南京中央军人监狱、徐州军人监狱、汉口军人监狱,先后担任过这三个监狱的监狱长,两次救过蒋介石的命,却三次被蒋介石投进他自己营造的监狱中。他,曾经担任过国民军事法官、旧江西省高等法院院长、原国民党中央清党审判委员会主席、杨虎城将军驻京代表等职。他,屠杀过无数的共产党人,也曾帮助宋庆龄秘密探望狱中的邓演达,在监狱中出谋划策帮助方志敏越狱;最后,还是共产党把他从国民党的监狱中营救了出来。他,晚年回到祖国后,受到邓颖超的关照……这,就是充满传奇色彩的原国民党中央监狱长胡逸民。
备受孙中山赏识
1917年,26岁的胡逸民在北洋政府举行的第一次文官考试中,卫冕司法官头衔后,从北平回到了祖籍广东香山县。经同窗好友的引荐,拜见了香山县长
人物轶事
1935年1月27日,率红十军团北上抗日的方志敏,在江西怀玉山区给国民党打散后被捕。1月30日,他被解送进了南昌北营坊看守所,在这里,结识了原国民党中央监狱长胡逸民。这个一生营造过南京中央军人监狱、徐州军人监狱、汉口军人监狱,曾被称为“北伐军中刽子手”的人,是怎样和方志敏结为“生死之交”的呢?
1933年国民党在庐山制定了第五次“围剿”计划。会后,希特勒派来的汉斯·冯·塞克特将军携妻子回到南京。正好胡逸民的同乡、中共地下党组织成员胡春小姐,在其家里当家庭教师,于是趁其不备取得了会议的绝密文件,将它转送到了党中央。因胡逸民与杨虎城素有隔阂,且有一次为朋友之事,胡写信大骂杨虎城。此时的蒋介石为了拉拢杨虎城,便抓住泄露五次“围剿”计划事件,让胡逸民当了替罪羔羊——1933年秋天,蒋介石电命胡逸民速到南昌。一见面,蒋介石便大骂胡逸民是共产党的间谍,当即撤销了他的中央监狱长及其所有职务,并将其关进了南昌
人物评价
胡逸民是政事纷繁、局势动荡的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是我国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和见证人,著有《国民党中央监狱秘闻实录》,文中展现了一些近现代鲜为人知的历史珍闻秘事:一生三建大型监狱,四次作茧自缚,与蒋介石之间的恩恩怨怨,与共产党人的时敌时友——而最负盛名的恐是1934年在狱中与著名红军领导人方志敏同志结为难友,并冒生命危险为之传递重要文稿《可爱的中国》等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