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杨立炯简介

杨立炯简介

淘名人 2019-08-29 09:58 热度:

杨立炯

杨立炯,水稻栽培学家。他深入农村,联系生产,潜心致力于农业技术改进研究,在总结、提高、推广全国农业劳动模范陈永康水稻高产栽培经验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三次参加技术援外,受到好评;晚年探讨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方向和途径取得一些经验,为发展我国作物栽培科学做出了贡献。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杨立炯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省溧水县

出生日期:1912年11月11日

逝世日期:1992年7月6日

职业:水稻栽培学家

毕业院校:中央大学农学院

代表作品:《成都平原的稻作》、《四川省农家稻种检定调查报告》

简介

杨立炯,少年时代正值国家和民族处在内忧外患交相煎迫之秋,农村凋蔽,农民辛劳终年,不得温饱,激发了他学农兴邦的热忱。1933年中学毕业后,改入中央大学农学院。学习期间,在周拾禄等老师强烈事业心和严谨治学精神熏陶下,他博览群书,刻苦钻研,掌握了生物实验技术和知识,进行过水稻的胚胎发育和受精卵人工诱变的细胞学研究。

1937年杨立炯大学毕业,到中央农业实验所全国稻麦改进所工作,旋即参加皖南农家稻种检定。抗日战争爆发后,他随中农所先南迁湖南,后又西迁四川成都及重庆北碚,曾在川西平原进行农家水稻品种检定,烟田麻田稻作栽培等研究,写有《成都平原的稻作》、《四川省农家稻种检定调查报告》及《烟田·麻田稻作栽培及品种适应的研究》。从此,他步入了稻作栽培科学研究的领域。

深入稻区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农业实验所易名为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杨立炯从湖南被调回南京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当时正处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急需增产粮食。1953年,他带领工作组奔赴长江南北农村蹲点,调查研究农业增产的关键技术问题。针对水稻烂秧问题,他提出了改水育秧为半旱育秧,根据地区气候特点与品种特性安排适宜播种期,掌握天气变化规律中“冷尾暖头”时机落谷,以及加强水浆管理等成套技术。为保证全苗、预防烂秧、节约种子、培育壮秧做出了贡献。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历史上只种一熟早籼,年产量低。杨立炯为挖掘这一地区的光温生产潜力,同生产部门一起,改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着重研究“稻—麦”“稻—绿肥”水旱轮作和“沤改旱”改良土壤环境等技术,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随着江都翻水闸等水利工程的建成,这套技术在该地区推广应用,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51年,江苏省各地稻螟为害猖獗,损失稻谷达数万吨,杨立炯与有关专家

展开阅读全文 ∨

总结经验

杨立炯在坚持专业人员与农民相结合,建立农村基点开展科学研究,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方面,做出了宝贵贡献。

1958年,全国农业丰产模范陈永康在苏州“全国水稻丰产科学技术交流会”上提出了单季晚稻高产的“三黄三黑”经验,引起了到会专家的关注和兴趣。当年秋天,陈永康被调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从事水稻丰产栽培研究。杨立炯受命与陈永康、崔继林、汤玉庚等组成有栽培、生理、土肥、气象、植病及农业物理等学科参加的协作组,开展以水稻丰产为总目标的综合性研究。在此三年期间,杨立炯除主持这项协作研究的日常工作外,还坚持参加栽培专业组的研究活动,并跟随陈永康学习田间操作技术。协作组认为,陈永康的看苗诊断技术是在“瞻前顾后看当时”的全面考虑下以争取一定的健康长相为目标,以叶色作为衡量长势、预估长相的敏感信号,进行综合的健康诊断。他们阐明了叶色“黑”、“黄”交替变化的内在实质和生物学机理,并在论证

展开阅读全文 ∨

技术援外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杨立炯曾先后三次参加技术援外工作,为增进与各国人民的友谊,促进受援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6年5月至1957年5月,他参加农业部组织的农业专家组,对越南进行农艺、牧医、植保的技术援助。在越南期间,他和技术援外的同志们翻山越岭考察了太平省、河南省及傣、苗族自治区的农业环境、土质、水利、品种、生产技术、灾害状况,走访了许多农户,了解影响产量的障碍,分析增产潜力,针对当地情况,提出了增加复种,充分利用温光和土地资源等技术建议,并且在一些互助组、作业组进行了水稻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等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成效。随后在河内举办了稻作技术干部训练班,系统讲授水稻高产技术。杨立炯与援越小组其他人员向越方介绍了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站的经验,为越南援建了示范性的农业试验场和技术推广站。1957年5月工作结束时,受到胡志明主席的接见,并且获得了胡志明主席颁发的奖章和奖状。

1957

展开阅读全文 ∨

探索农业现代化

70年代末到80年代前期,杨立炯主要从事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研究。他主持“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地”的国家重点攻关课题,筹建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并担任所长。在此期间,他还在省科委组织领导下,担任“江苏省水稻连片高产技术开发研究”领导小组的组长。该项工作是按照不同生态农区分设24个百亩高产试验片,研究当家品种的高产、低耗、增益的技术体系,以点带面推动大面积增产。三年累计试验示范面积6744.5亩,平均亩产547.2公斤,比对照大田增产19.57%,成本降低7.85%,每亩纯收入增长35.96%。三年累计扩大推广面积达1598.8万亩,增产稻谷10亿公斤以上。初步明确了太湖地区几个当家品种因种栽培的技术规范,并对不同生态条件下高产形成规律的认识有了新的启迪。这次集体开发研究获省1985年技术改进二等奖。

关于我国农业现代化问题,杨立炯和他的同事们强调,应该根据国情和地区特

展开阅读全文 ∨

简历

1912年11月11日,生于江苏省溧水县。

1933年—1937年,在中央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学习。

1937年—1949年,任中央农业实验所全国稻麦改进所技佐、技士、荐任技士。

1949年—1966年,任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技术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1972年—1976年,在江苏省农业局工作。

1976年—1978年,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副所长。

1979年—1985年,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所长。

1985年—1987年,任江苏省农业科学高级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

1987年,退休,任中国科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顾问,中国作物学会栽培研究委员会顾问。

1992年7月6日,在南京病逝,终年80岁。

主要论著

1 杨立炯.四川省农家稻种检定调查报告.四川省农业改进所,农林丛刊,1942,第16、33号.

2 杨立炯.成都平原之稻作.农林部四川省推广繁殖站丛刊,第1号,1942,(1):1—37.

3 杨立炯.四川省两季谷的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四川省农业改进所专利,1943,(3):1—70.

4 杨立炯.菸田蔴田水稻栽培及品种适应的研究.中央农业实验所,农报,1944,(31—36):369—382.

5 杨立炯.稻的胚胎发育与受精研究.中华农学会报,1946,(185):15.

6 杨立炯.稻的人工诱变研究.中国稻作,1949,(8):86—87.

7 杨立炯.复粒稻花器观察与胚胎发育研究.中国稻作,1949,(8):87—88.

8 杨立炯.如何掌握螟虫活动与水稻生育规律减免螟害.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通讯,1951,2(5—6).

9 杨立炯,黄祥熙,张家岐.水稻合宜密植的生物学基础及其应用原则.作物学报,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