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冯契简介

冯契简介

淘名人 2019-08-23 19:29 热度:

冯契

冯契(1915年-1995年),原名冯宝麟,出生于浙江诸暨。中国现当代著名哲学家与哲学史家,他的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底蕴与造诣极深,创造性地建构了中西马融合的“智慧说”哲学思想体系,深刻揭示了中国哲学精神的特点,其哲学创慧反映了时代精神,其哲学成果提升了现当代中国哲学的水准。冯契先生的代表作“智慧说三篇”(《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逻辑思维的辩证法》《人的自由和真善美》)和“中哲史两论”(《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等,代表了20世纪八九年代中国大陆哲学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最高水平,至今仍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与价值。

基本资料

中文名:冯契

国籍:中国

出生地:浙江诸暨

出生日期:1915年

逝世日期:1995年

职业:哲学家、哲学史家

主要成就:建构“智慧说”哲学思想体系

代表作品:《智慧说三篇》、《中哲史两论》

原名:冯宝麟

师承:金岳霖

个人经历

1935年,冯契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抗战爆发后,曾赴延安,并辗转山西、河北等地,参加抗日工作。1939年前往西南联大复学,1941年毕业。1941年至1944年,在清华研究院读研究生期间,曾从学于金岳霖、汤用彤、冯友兰等。离开西南联大后,曾任教于云南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等,并在《哲学评论》、《时与文》、《展望》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与杂文。

学术评价

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在半个多世纪的思想跋涉中,冯契既历经了西方的智慧之路,又沉潜于中国的智慧长河,而对人类认识史的这种沉思与反省,又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洗礼及时代问题的关注。从早年的《智慧》到晚年的《智慧说三篇》,冯契以始于智慧又终于智慧的长期沉思,为中国当代哲学留下了一个创造性的体系。

以智慧的探索为中心,冯契的哲学思考涉及中国哲学史、认识论、价值论、伦理学、美学、逻辑学等各个领域。在中国哲学史研究方面,其代表作是三卷本的《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和一卷本的《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冯契对中国古代哲学的考察,侧重于揭示中国古代哲学合乎规律的发展过程。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及科学的比较方法,冯契梳理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演进的历史脉络及其中的逻辑环节,并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历史特点作了深入的分析。冯契对认识论作了广义的理解,认为它包括如下四个问题:第一,感觉能否给予客观实在?第二,理论思维能否达到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职务

建国后,历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政治教育系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名誉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哲学史学会第一、二届副会长,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第三届副主席,上海市哲学学会第五届会长,中国辩证逻辑学会会长。

研究方向

中国哲学史、认识论和逻辑学。

主要著作

著有《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历程》、《怎样认识世界》,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大词典》、《中国近代哲学史》,出版有10卷本的个人哲学著作《冯契文集》。

人物纪念

冯棉——《家父冯契》

今年是家父冯契先生诞辰九十周年和逝世十周年,值此“冯契与二十一世纪中国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之际,仅以此文表达对父亲的追忆与缅怀。

1915年11月4日

父亲出生在浙江诸暨的一个普通农户的家庭里。从小学开始,父亲就显露出聪明才智,学习成绩优异,尤以作文和数学见长。十八岁那年,祖父不幸病逝,家境窘迫。杭州初级中学校长唐世芳先生慧眼识才,伸出了援助之手,让父亲在学校兼任文书工作,有一份收入,使父亲的学业得以继续。父亲去清华读书的行装也是唐先生帮助备置的。唐先生是父亲的恩师,逢年过节,父亲都要去信或打电话问候,平时也常有书信来往。

1935年

父亲报考了南开大学数学系奖学金生,被录取;之后,又以全国第二名的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哲学系公费生。公费生每月有二十元生活费,免除了经济上的后顾之忧。父亲决定入读清华哲学系,用他自己的话说:“当时的考虑是:要救国,就要有理论,最根本的理论是哲学;我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