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悟清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郑悟清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南温县赵堡镇
出生日期:1895
逝世日期:1984
博学多才
郑悟清先生自而立之年因患不治之疾(童子痨、胃出血)医药无效,从学于赵堡太极拳名师和庆喜。先生立志钻研、刻苦修炼、持之以恒,得太极之真谛。并结识享盛誉于黄河两岸的堪舆家安伯一先生,郑悟清先生在理、数、象学方面受益于安先生。郑悟清先生深究易理,博览群书,将儒、释、道、医、兵、书法、文史等诸子百家学说融于太极拳。运用经络学说,人体力学,根据自己的实践心得,进一步升华太极拳养生延年之功效,使自己三十岁的不愈之体,至九十岁无疾而终,生命又延续了六十年,并将养生健身之法传给众人,使更多人受益。
太极拳见解
郑悟清先生对太极理论有独到见解,拳艺上有革新精神,主要理法为:修炼太极拳以修心炼性为宗旨,顺应自然,轻松灵活:以形顺气,以气正形;忌用滞力,尤忌用意;小而舒展,大而紧凑;正腰正身,自身平衡;中正平圆,轻灵圆活;周身相随,整体协调;无处不生,无处不用,小巧近快灵;击人不露形;修炼以炼气为主。既保持传统木色,又具有自己的特色。先生拳艺精湛、内功深厚,从未穿过滑冰鞋,却能穿滑冰鞋在冰上练拳,运停自如;钉不入肉;水中投石不起花波;点穴非凡……。技击运用,击人不露形,与人试技,以微妙之变化,击人于丈外。
人物评价
慈禧的卫官宋三、镖师尚成侠,自有功夫以来培未遇敌手,却终一日拜跪在郑悟清先生面前……。“其拳法超出象外,得其环中,变化云谲波诡,意趣环生,有人所不知而已独到之妙,遂以高超拳艺噪武坛”(《太极拳师郑悟清先生纪念碑》碑文),在武术界享盛誉为“西北太极二郑”之一。先生的崇高品德更受世人尊崇。先生授太极拳四十余年、从学者遍及各行各业,脱颖而出者不计其数。1984年先生逝世,西安市体委给温县体委的电文:郑悟清先生为赵保太极拳的继承和创新做出了贡献。1987年先生国内外诸弟子在赵堡镇建立“太极拳师郑悟清先生纪念碑”,中国武术协会领导人,著名武术家李天骥敬题横额:太极拳名家郑悟清先生碑记,发扬武当精华。《武当》杂志社,武当山拳法研究会撰联:“为赵堡太极拳一代宗师郑悟清谢世三周年志悼情寄西京桃李流芳名四海;拳精武当英威遗世壮中华”(谭大江撰书),1994年,在赵堡镇举行“隆重纪念太极拳一代宗师郑悟清先生逝世
传闻逸事
郑悟清50年代有尚姓者曾为开封某镖局镖师,武功高强,走访全国各地,未遇劲敌。闻西安郑悟清之威名,随往访之,以较其技。郑先生有高足三人闻之,乃告与师,师欢迎光临。但三位弟子皆为师捏汗一把,并备担架一副,应用药物所备齐全,以防不测。在一弟子后院相见,见面时,一弟子人高马大为使尚某换座上位,即连人带椅将尚某挪于上位。尚某待挪稳后,浑身一抖擞,一把太师椅皆为碎片,同时邀请三人齐上,三人瞬间倒地一对半。三弟子皆瞠目结舌,乃劝师不可再比,以防一辈英名毁于一旦。此时尚某邀郑先生下场,三个回合,未见郑先生出手,一而再,再而三,俱将尚弹发于丈外。尚始先不服,三个回合后,乃跪地叩头,曰:"真乃神人矣!"自此,三弟子在人前皆不敢言己谓练拳者也。
大姑娘拳的意思还应该是给人一种“绵软优雅”而没有“刚硬僵野”的感觉。从这一点来说,赵堡拳一开始就是纯正的“太极”味道,和历史渊源是一脉相承的。郑公悟清曾
太极真谛
郑悟清先生一生未有著作传于后人,弟子们记下他的几句话却道出太极真谛。
《太极拳之练法说明》
夫初练者,宜端正方向,以立根基。最忌粗心浮气,精神不属,眼不顾手,手不顾脚,此谓之盲练也。尤忌身形不活,手脚不随,即用猛力,处处夺力,而仅能显力者,此痴练耳。倘能平心静气,注目凝神,轻摇之以松其肩,柔随之活其身,徐行之以稳其步,待至肩松身活步稳,然后镇头领气,以卫其力,力顺则气自通,气通则力自重。所学之法如是,练而习之,以期纯熟,则手眼步一致,心神气相同,自能臻自然而然之妙境矣。
《太极初学要诀》
初学而内要静空,周身而外要轻松。
内空静气行於外,外松而内有神精。
功夫不可须臾断,临用之时有奇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