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挥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石毓涛
别名:石挥
国籍:中国
出生地:天津
出生日期:1915年
逝世日期:1957年
职业:电影、话剧演员 电影导演
经纪公司:上海电影制片厂
代表作品:《我这一辈子》《家》《大雷雨》《云南起义》《福尔摩斯》
主要成就:1942年石挥被评为“话剧皇帝”。 1979年授予中国电影世纪男演员奖
早年经历
石挥1915年生于天津,出生时家道已经败落。1916年,石挥父亲石绍廉带着妻子沈树珍和孩子们到北京谋生。石挥6岁开始在师大附小上学,其同班同学董世雄就是后来的影剧演员蓝马。小学毕业后,石挥考进了河南中学。初中毕业后,由于父亲失业,他没有继续求学。此后,为了生计,他做过茶房、仆人、车站售票员等职业。
演艺经历
1934年,石挥加入北平明日剧团,开始做剧务,后来做演员和导演;1935年11月,在雷电剧团担任演员。1937年7月之前,他加入沙龙剧社,演出过《日出》。
1938年5月,石挥加入北京剧社,在陈绵提携和点拨下,塑造了《茶花女》中的阿尔芒和杜瓦尔、《日出》中的李石清、《雷雨》中的鲁贵等角色。
1940年,石挥来到上海,相继参加了中国旅行剧团、上海剧艺社、苦干剧团、中国演剧社等艺术团体,参加演出了话剧《正气歌》、《大马戏团》、《秋海棠》等近30个剧目,塑造了多个身份不同、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
1941年,石挥开始从事电影表演,拍摄了《世界儿女》、《乱世风光》两部影片后,继而先后在金星影片公司、文华影业公司主演了《假凤虚凰》、《太太万岁》、《艳阳天》、《哀乐中年》等一批有影响的影片。
1950年,石挥拍摄了自己的导演处女作《我这一辈子》,并亲自担任了影片的编剧和主演,曾获文化部1949-1955私营厂优秀
个人生活
石挥在拍摄影片《母亲》时认识了京剧女演员童葆苓,在相处过程中产生爱情。由于石挥比童葆苓年长16岁,所以起初童家不接受石挥,但在童葆苓的坚持下,童家只能同意他们的婚事。1953年,二人成婚。
主要作品
鲁贵
苦干剧团修养学馆
以上内容来源
人物评价
从先天条件上来说,石挥并不适合当演员,在同时代的男明星中是个异类。他与英俊搭不上边,像这样的人往往只能演丑角、配角,而他戏路之宽,鲜有人能超越。石挥的演技是超越时代的,他的表演方式已经很生活化。(《国家人文历史》评)
石挥才华横溢,戏路宽广,善于刻画人物性格,既注重内心体验,又精于外在表现,是我国演技派表演艺术家的代表人物,成为中国独具风格、成就卓著的表演艺术家。从先天条件上说,他并不适合当演员,
《我这一辈子》由导演、演员石挥自编自导自演,影片充分展示出石挥的电影艺术才华和独特的艺术追求。
石挥表演艺术戏路宽广、感情真挚,并努力追求质朴自然的风格。其导演作品虽然不多,但同样体现出能够适应不同的风格和题材的特点,且始终贯穿着富于个性的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