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冯超骧简介

冯超骧简介

淘名人 2019-08-09 10:26 热度:

冯超骧

冯超骧(1880-1911),初名敬,字雨苍,一作郁庄,汉族,福建侯官(今福州)人(黄花岗纪念碑载为福建南平)。义和团运动后至南京,入南洋水师学堂,学习海军,因病中辍。后至长门(今福建连江),入要塞炮术学校。毕业后至北京,经部试,名列第四,得协军校。旋回福建,任职闽江口炮台。1911年(宣统三年)春,得悉广州将有大举,乃赴香港,继抵广州。4月27日起义(黄花岗之役)发动后,参加攻打督署,奋勇当先,受伤十余处,于东辕门壮烈牺牲。葬于广州黄花岗,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基本资料

中文名:冯超骧

别名:初名敬,字雨苍,一作郁庄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福建南平

出生日期:1880年

逝世日期:1911年4月24日

职业:革命党人

毕业院校:南洋水师学堂、要塞炮术学校

信仰:三民主义

主要成就:为中华民国建国捐躯

重要事件:攻广东督署,掩护战友,英勇战死

人物生平

冯超骧[xiāng](1880-1911),初名敬,字雨苍,一作郁庄,福建侯官(今福州)人(黄花岗纪念碑载为福建南平)。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清帝屈辱求和,国势日弱,冯超骧绝意仕途,立志学武,游学金陵,考入南洋水师学堂,学习海军。其后,冯超骧因病回闽。病愈后,转入本省长门要塞炮术学堂学习,期间十分刻苦努力。毕业后回闽江口炮台任职。

1911年(宣统三年)春,冯超骧得悉广州将有大举,适逢林觉民回福建招募革命同志,毅然辞别病重的父亲及妻子,与林觉民、林文等偕同赴港。

4月23日晚,冯超骧等继抵广州。4月26日早,冯超骧因事复去香港。4月27日,冯超骧再回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发动后,冯超骧参加攻打督署,战斗中奋勇当先。攻入署内后未发现两广总督张鸣岐,遂复杀出,与清水师兵遭遇,胸部中弹、受伤十余处,于东辕门壮烈牺牲,时年31岁。葬于广州黄花岗,为七十二烈士之一。碑文刊载“冯超骧福建南平人”,名列第十六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轶事

冯超骧积极投身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立下舍身报国誓言。1911年4月27日,参加了第二次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为掩护革命党人突围,身中数弹,壮烈牺牲,墓葬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碑文刊载“冯超骧福建南平人”,名列第十六,是福建黄花岗十杰之一。为纪念冯超骧烈士,南平曾一度命名为超骧镇,城内有超骧小学,烈士生前故居地名改为“超骧路”,至今沿用。

冯超骧参加黄花岗起义前,为了筹集资金,曾向姐姐冯敬和借钱,当姐姐给了他八十元大洋后,他跪拜在姐姐面前,表明此次前往广州起义,生死未卜,很可能还不了这笔钱。说明他当时是抱着为国捐躯的必死之心去参加革命的。起义前,他曾专程去邵武的一个冯姓村子,他向乡亲们讲了自己的打算,全村百姓把准备过年的二百元大洋全部给他,作为起义资金。

其实冯家的爱国之心、爱民之情,并不是在冯超骧决定起义时才有的。早在冯超骧小的时候,他家就打了一口井,在

展开阅读全文 ∨

英烈后代

冯超骧就义后,他的妻子拉扯着四个孩子,日子过得艰难,可以算得上是漂泊不定。这时,最小的孩子、老四冯高镛才三岁,由于太穷,妈妈忙于生计,无法照料他。大冬天的,他还呆在儿童竹车里,冻得半死,小脚乌黑乌黑肿得吓人。左邻右舍看了心疼,在大家的劝说下,三岁的冯高镛被妈妈送给了一户安姓人家。后来,生计实在无着,冯超骧的妻子只好改嫁给一个外号叫“郑和尚”的人,并且带走了三女儿,从此下落不明。冯超骧的大儿子冯瑞良由于生活无计,当了一段时间的仵作(收尸人);二女儿冯权妹,15岁嫁到西芹陈姓地主家。十几年后,收留冯高镛的安家破产,冯高镛便被姐姐冯权妹带到西芹,这位冯高镛就是冯德水的祖父。

冯高镛后来在西芹成了家。1934年,冯高镛的妻子去世,留下一个三岁的儿子,由于家境贫寒,冯高镛只好把年仅3岁的儿子—即冯德水的父亲—寄养给了高坪一家刘姓富裕人家。这家人对收养的孩子很好,并没有要求他们收养的冯高镛的儿子改姓,由此

展开阅读全文 ∨

后世纪念

冯超骧故居(位于东山路17号,原国英院亭内)。现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纪念冯超骧烈士,南平曾一度命名为超骧镇,城内有超骧小学,烈士生前故居地名改为超骧路,至今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