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赵声简介

赵声简介

淘名人 2019-08-06 09:29 热度:

赵声

赵声(1881—1911),字百先,号伯先,曾用名宋王孙、葛念慈等。江苏丹徒(今镇江)大港镇人。1903年2月,东渡日本考察,与黄兴结识,同年夏回国,任南京两江师范教员和长沙实业学堂监督,积极宣传革命思想,曾撰写七字唱本《歌保国》。1909年10月,担任广州起义总指挥,并制定具体计划。1910年6月底,与孙中山、黄兴在南洋商决大举之策。1911年3月29日率部赶往广州参加起义未遂。5月18日,怀着壮志未酬的悲愤溘然长逝,年仅30岁。

基本资料

中文名:赵声

别名:赵伯先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丹徒

出生日期:1881

逝世日期:1911年5月18日

职业:革命党人

毕业院校:江南水师学堂和陆师学堂

主要成就:积极策动反清武装斗争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之一

代表作品:《保国歌》

人物生平

赵声(1881—1911),字百先,今江苏省镇江市镇江新区大港街道人。

幼极聪明,仗义执言,习文练武,8岁能文,9岁应试。14岁时有乡人无辜被污吏拘捕,其母泣请声父营救;而声已入狱砸枷,救出乡民。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秋,以第一名成绩考取江南水师学堂。在校日渐倾向反清,深得同学拥护。学生苦于封建管束,举声与校方交涉,因言论激烈被迫退学。一次偶代陆师学堂某生作文,被该校监督俞明震发现,大为赏识,破格收其就读。课余研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深感国事非改革专制体制不可。常向同学说,我们今天发愤苦读,不是为了发财做官,而是准备以后亲手从黑暗中拯救国家,毕业后赴日本,得识黄兴、何香凝等,深信中国大有希望,革命贵在实行。不久回大港创办书报社、小学堂、体育会,宣传救国主张。

清光绪二十九年秋,任南京两江师范教员,写《保国歌》,痛斥清王朝的残暴罪行,号召人们团结起义建立共和国。章士钊为之翻印散发,影响极其深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轶事

创作《保国歌》

赵声(1881—1911)原名毓声,字伯先,号百先,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大港镇人。革命党人。他少怀大志,能文善武。17岁中秀才。光绪二十七年(1901)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和陆师学堂,开始接触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学说。1903年2月,东渡日本考察,与黄兴结识,同年夏回国,任南京两江师范教员和长沙实业学堂监督,积极宣传革命思想,

课余,他秘密创作了《保国歌》。这是一篇类似民间小调的文艺宣传品,共938字。歌词对于如何实现推翻清政府和建立新国家,以及新政府的基本施政纲领,提出了一些基本方针和若干措施。大意是:团结一致,各地区革命力量密切合作;禁鸦片烟;破私见,立公德;加强武备,收回国家主权;开办实业;普及教育;不盲目排外;加强宣传,渐开民智;强化中央政府,民主选举议会;强调国家独立,力拒外国干预内政等等。

《保国歌》是一篇以诗歌为载体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宣言书,堪与陈天华《警世钟》、《猛回头

展开阅读全文 ∨

大事年表

1881年3月16日赵声出生于江苏镇江新区大港镇。大港始祖赵子褫,父赵蓉曾,母葛氏。

1894年因大港的巡检司衙役无辜敲诈拘捕乡民,赵声直闯巡检司,解救无辜贫民,被誉为“义侠少年”。

1897年赵声学业有成,考中秀才。

1898年10月离家出游,考察民情。

1901年秋赵声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南京的江南水师学堂,投笔从戎。同年,插入江南陆师学堂学习。

1902年年底毕业于江南陆师学堂。

1903年2月赴日本考察军政。

1903年夏日本回国,在家乡创办了“阅书报社”、“安港学堂”和“体育会”,集中培训热血青年。

1903年夏末应聘担任三江师范学堂教师。在校期间,秘密编写七字唱本《歌保国》。

1903年9月发起和组织了三江师范学堂、水师学堂、陆师学堂等校师生数千人,在鸡鸣寺北极阁举行集会,抗议沙俄侵占我国东北的暴行。同年,应聘到湖南长沙实业学堂任历史、兵操教师。

1904年6月北上保定,投入北洋新军,策动革命。

190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事迹

一、宣传革命

二、培养了大量的革命人才

三、运动九镇新军

四、领导广州新军起义

五、指挥黄花岗决战

故居

赵声故居为其太祖父留传,始建于19世纪中叶,占地923平方米,建筑面积735平方米。

故居为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前后四进,东侧为厢房,第三进为楼房,设书房“天香阁”,整个建筑为中国传统江南清式民居风格。赵伯先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其后裔也一直居住在这里。

1999年12月,赵声故居被镇江市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年久失修,故居损毁较为严重,也存在安全隐患,2006年6月起镇江新区投入500多万元,按文物管理部门修缮如旧的要求对故居主体进行了修缮。如今,赵声故居已成为革命教育基地和对外交流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