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英若识简介

英若识简介

淘名人 2019-08-01 22:33 热度:

英若识

英若识(1935年--2012年),1935年生于北京。195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自1959年起在吉林艺术学院任教。他的作品多次出国展出,他还曾作为中国艺术家代表赴日本参加学术活动,并应法国“国际艺术城”邀请,在巴黎成功地举办了个人画展。

基本资料

中文名:英若识

国籍:中国

民族:满族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35年

逝世日期:2012年

职业:画家

毕业院校:中央美术学院

信仰:宇宙真理

主要成就:英敛之之孙

代表作品:《身先士卒》、《雪原猎归》、《探家》等

简介

英若识(1935.10.14-2012.2.6)满族,曾用笔名若石、言志、音戈,北京人。

著名宗教人士,教育家英敛之之孙。英千里之子。

195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

1959年分配到吉林艺术学院美术系任教,曾任版画教研室主任、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副会长。

2012年2月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

个人家庭

出生于书香门第,成长于文化世家。祖父英敛之为中国近代知名学者,曾创办名闻遐迩的《大公报》和辅仁大学;父亲英千里是著名的抗日英雄和教育家。曾任台湾辅仁大学校长;兄长英若诚是著名的艺术家和翻译家,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长期担任英达、英壮和英宁等子侄辈创作的电影和电视作品的美术指导。

论文及代表作

他历年来撰写的有关美术、文史等方面的论文累计公开发表的有近百篇,被收入《中国新文艺大系·理论三集》的论文《黑白纵横论》、发表于《实用美术》的论文《衍化的阴阳·缤纷的色彩》、发表于《中国版画年鉴》的论文《惊世骇俗,掷地有声》等,都引起了很大反响。他的代表作品《身先士卒》、《雪原猎归》、《探家》、《峡谷飞虹》等长期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吉林厅。

人物评价

在东北的这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英若识作为中国现代美术在吉林的薪火传人,将自己独特的绘画写生方式和方法融入教学之中,培养出了大批艺术学子。他的许多学生现已成为美术界的骨干,成为颇具影响的画家、美术教育家。

英若识先生是一位学者型的艺术家。他“厮守丹青五十年”,其艺术创作皆是“心声因笔墨而吐,鸿爪赖雪泥以存”。以其数十年的艺术经历,著述丰硕,在年已七旬的时候,他却不拟作“包罗万象”式的汇集成册,而决定以“风景写生”的墨迹为画册的内容。因为他现存多年大部分未公开面世的写生画,最易折射这位老艺术家人生道路和艺术生涯中。披阅那些成画于各地、远非经过深思熟虑、严格筛选或完整成型的作品,可以重温其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风霜雨雪。

这本“朴茂从来除矫饰,平常未必逊奇观”的《英若识风景写生》中,收入了英若识自1953年入学前至2004年在美国创作的集水彩、水粉、丙烯等写生作品140多幅,在每幅作品下,又选配了他在当时的

展开阅读全文 ∨

参与的电影

沙燕(1992)....编剧

蜗牛上天(1988)....编剧

魔瓶(1990)....编剧

因病逝世

艺术家英若诚的弟弟、著名编剧英宁的父亲英若识,2月6日10时21分因突发脑溢血引起肾衰竭,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

记者昨日采访到英若识的儿子英宁,英宁说,父亲从发病到辞世仅20多天。英若识逝世后,英宁对父亲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变,“我接到不少父亲学生的电话,他们一开口就哭,希望能够赶到北京悼念父亲。我没想到父亲为人师表受到这么多人的尊重,足见他老人家的为人是非常好的。”虽然如此,英宁还是婉拒了所有要求参加悼念仪式的人,他说,父亲曾有遗愿,不搞遗体告别仪式,“我父亲是一个非常快乐的人,他曾经说过,一旦他走了,不要搞任何遗体告别、追悼会等仪式性的东西,他不愿意最后大家在他面前哭,希望能够把快乐留给大家。另外,不搞这些仪式也是英家的传统,当年英若诚去世的时候,也没有搞这些形式化的东西,我们家人都喜欢低调,希望能够把快乐留在人间。”

英氏家谱

英纯良(行五)(国民党北平市市长)

妻子:居志存,号承宣

英木兰(女)圣名德兰修女

英敛之(赫舍里·英华,字敛之)(行二)

创办《大公报》及辅仁大学

妻子:爱新觉罗·淑仲

英千里,名骥良辅仁大学校长,马英九老师

妻子:蔡葆真

英健

英明(女)

英若诚:翻译家

吴世良(妻):周恩来翻译

英达

前妻:宋丹丹

妻子:梁欢

英如镔(满名巴图)

英如镝

英壮

英凡(女)

英宁

英悦(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