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张培梅简介

张培梅简介

淘名人 2019-07-30 12:52 热度:

张培梅

张培梅(1885—1938),字鹤峰,山西省崞县人。1905年考入山西陆军小学堂,两年后选拔进入保定军校。期间参加中国同盟会,在辛亥革命太原起义的战斗中,张培梅临阵受命代理队官,率兵随二标大队攻打巡抚衙门,冲锋陷阵,身先士卒。辛亥革命之后,由于张培梅资历颇深而且战功卓著,很快晋升团长,一年后又晋升旅长。1917年,张培梅出任阎锡山都督府参谋长,又升任晋南镇守使。1928年,北伐战争胜利后,阎锡山委任张培梅任绥远都统,遭张培梅拒绝。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华北形势急转直下,在此危难之际,张培梅向阎锡山请缨抗战。阎锡山委任张培梅担任第二战区执法总监。期间,61军军长李服膺奉命驻守天镇和盘山,李服膺率部与日寇血战,杀伤大量日军后奉命撤退。事后,阎锡山竟将李服膺当做雁北失守的替罪羊而枪杀。之后,阎锡山派王靖国驻守崞县城七天,王靖国驻守三天后,就因抵挡不住日军的攻击而溃退,因有阎锡山的保护,王靖国未被治罪。张培梅认为自己身为执法总监,不能执法,有辱使命,无颜再见军中将士,愤而服毒自杀。

基本资料

中文名:张培梅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西省崞县

出生日期:1885年

逝世日期:1938年

职业:军人

信仰:三民主义

人物简介

张培梅(1885—1938),字鹤峰,晚年号陆一,原平王家庄乡泥河村人,1885年生。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历任团长、旅长、晋南镇守使等职,后因与阎锡山意见不一,归隐故里,抗战爆发后,才出任第二战区执法总监,最后因身为执法官不能执法,晋军一退再退,便愤然于隰县南午城镇服毒自杀,热血虽未洒疆场,效国之心永留芳。

人物生平

张培梅自幼父母双亡,由叔父收养。在私塾读书时,尊师好学,尤其精研《周易》,19岁考中秀才。时值清政府日益腐败,外侮迭至,张培梅认识到只有武装斗争方能救国救民,于是投笔从戎,1905年考入山西陆军小学堂。1907年春,山西陆军小学堂选送成绩优异者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学习,张培梅就在其列。在保定求学期间,张培梅加入了同盟会,并参与组建上谷同盟会,被推为上谷同盟会敢死队队长。1910年,张培梅在保定防军速成学堂毕业后,回到山西新军第二标(团)任哨官(排长)。不久,山西新军拟设模范队,培训下层军官,同盟会趁机安插力量,逐步掌握了模范队,张培梅任二标模范队排长,传播革命思想,积极从事反清活动。

辛亥太原起义前夕,张培梅与其他同盟会员一起策划起义之事,参与制定军事计划,太原起义军事行动基本上是按照张培梅具体计划进行的。在太原首义战斗中,张培梅临阵受命代理队官(连长),率兵随二标大队攻打巡抚衙门,表现勇敢。太

展开阅读全文 ∨

将军轶事

1938年2月,日寇进攻晋西,第二战区司令部向吕梁山区转进。王靖国的十九军在川口负责堵击日军,王竟然不战撤退。后又令陈长捷堵击,但陈也望风而逃。张怒不可遏,电请阎锡山:只要砍掉王、陈二军长的脑袋,太原必能即时收复。阎不同意,他一面痛心国土沦亡,山河破碎,一面深念自己身负执行军法重任,而军法不能执行,就服毒自杀,年仅53岁。

有一回晋绥军出兵路过泥河村,一时陷入泥潭,车夫怎么也赶不过去,张培梅见此情景,就上前说:“还是老汉来吧!”遂夺过马鞭直向车上的士兵猛抽,并喝道:“哪有这等兵痞!”车上官兵着了痛,慌忙下车逃避,兵车顺利通过,士兵当时怒目对他,还想动手,后听说是晋南镇守使张培梅,连连道歉。张大骂一顿,并留一班长,专在河边守候,凡过河官兵,都必须下车。

张培梅每受命危难之际,家事即淡然置之。1924年,驻军石家庄,得家书而不启封。1926年,晋北之役,视察前线,两过家门而不入。抗战期间,出任执法总

展开阅读全文 ∨

后人追忆

张祥麟1945年出生,是张培梅次子张敏之子。在他的记忆中,祖父张培梅是模糊的。他只记得因为张培梅,给他后来的生活带来了说不尽的灾难,“1958年祖父的灵柩从太原运回原平泥河村时,村里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村口迎接,并有大幅标语‘抗日英雄’。那时我认为他很伟大。可没几年祖父又被认定为‘反动军阀’,我们家自然也成了反革命,父亲因为无法忍受接二连三的批斗而自杀。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我不知道祖父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于是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个事情调查清楚。”

张培梅除了张敏之外,还有两个儿子和5个女儿,他们在文革期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张培梅的坟也被挖开。张祥麟回忆说,那简直是一个非人的年代。在那个年代他们所经历的苦难都是因为祖父。所幸的是我们现在生活都很好,祖父在天之灵,也应有所慰藉。

对于张培梅的死,后人评价不一,大多数观点认为,张培梅是舍生取义,精神可嘉。张祥麟也是这样认为的。他在接受记者的采访

展开阅读全文 ∨

墓碑难立

原平市王家庄乡中泥河村的一处田地,张培梅的墓地便位于此处。从“文革”期间坟墓被毁之后,张祥鳞和家人便一直想为祖父再建一座新坟。在当时原平县委统战部的协调下,1988年,原平县政府出资为张培梅修建了新坟。但因为张培梅的坟墓毁坏已久,墓碑内容已无从知晓,加之当时其并未被认定为抗日名将,因此,新修建的坟墓并没有立墓碑。 从1988年开始,张祥鳞便多方奔走,希望给祖父的坟前立一块石碑。张祥鳞告诉记者,当时无法立碑的主要原因是祖父并没有被认定为抗日名将,所以立碑的事情便被搁置下来,但为祖父立碑的心愿却一直留在了他的心里。时间到了2010年,忻州市人民政府在一份文件中,将徐帆、陈锡联、王震、张培梅等认定为“抗日名将”。这一转折性的事件让张祥鳞看到了为祖父立碑的希望。  随后,张祥鳞多次返回原平老家,与相关部门协商立碑之事。然而让他意想不到的是,旧问题刚解决,新问题却接踵而来。原来,张培梅的坟墓现存在于中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