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蔓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苏蔓
别名:原名苏裕源,曾化名黄维、亚宋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广西苍梧县多贤乡(今夏郢)
出生日期:1914年7月
逝世日期:1942年7月12日
职业:原中共广西省工委副书记
毕业院校:勷勤大学、东京大学
信仰:共产主义
人物简介
苏蔓(1914.7一1942.7),原名苏裕源,1914年7月生于广西省苍梧县多贤乡一个书香之家;1930年在苍梧中学毕业后,考进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1935年夏在广东省立勷勤大学肄业;在大学期间,他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学说,思想剧变;同年7月,苏蔓东渡日本,考入东京大学,一年后获社会学学士;1936年6月,在日本由林基路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3月,在第二次国共合作基本形成,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空前高涨的形势下,苏蔓毅然结束学业回到上海,受党组织指派在上海全国学联工作,并先后负责大夏大学、暨南大学、中法大学和青年救国服务团中共支部工作,积极领导青年学生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1938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1939年1月被分配到广东从事党的工作;1939年秋至1940年5月,受中共广东省委委托,先后在曲江、南雄举办赣南党训班;1940年5月,党训班遭国民党顽固派围捕,苏蔓化装脱险。
1940年8月
人物生平
苏蔓,原名苏裕源,曾化名黄维、裴济、亚宋;1914年7月生于广西苍梧县多贤乡(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夏郢镇)凤凰村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1930年在苍梧中学毕业后,考入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1932年秋至1935年夏又在广东省立勷勤大学攻读;1932年发生“一二八”事变,苏蔓和同学们组织抗日救亡宣传队,到街头宣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尔后还回到梧州,动员各中等学校的师生组织起来,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1935年春,苏蔓与罗文坤结为终身伴侣,6月,他俩东渡日本就读于日本大学;1936年夏,苏蔓参加了中共外围组织“文化座谈会”,成为该会骨干,并被吸收为“左翼世界语联盟”的成员。同年暑假,他参加由中共上海文委东京支部举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班,由东京支部书记林基路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下半年,他担任了“学生党团”的负责人;积极参加成立留日学生的统一战线组织-“中华留日同学会”的斗争,粉碎了国民党CC分
烈士身后
苏蔓、罗文坤、张海萍三烈士的壮烈行动震动了桂林城,国民党机关向上司报告说:三人同时自缢身死,事出仓猝,殊为骇异;国民党的《扫荡报》诡称是“桃色事件”作了报道,这实际上向中共组织报警,很快他们察觉自己干了蠢事,连忙又下令把这天的报纸全部收回。
据回忆资料,七九事件后,苏蔓、罗文坤、张海萍单线联系的党组织,一个也没有遭到破坏。
1943年2月7日,中共广西省工委发出《告全体同志书》,沉痛悼念苏蔓、罗文坤、张海萍三烈士,并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学习苏、罗、张三烈士宁死不屈,以身殉党的革命气节。
1983年3月,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决定将三烈士遗骨起出火化,骨灰从桂林移至南宁革命陵园安放;1989年在桂林尧山修建苏蔓、罗文坤、张海萍革命烈士纪念碑,当年7月9日,在三烈士牺牲47周年之际,纪念碑落成并举行了隆重的揭碑仪式,纪念碑落成处被确定为桂林市首批革命传统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