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旗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张书旗
国籍:中国
出生地:浙江浦江
出生日期:1900年
逝世日期:1957年
职业:画家
主要成就:南京中央大学教授 抗战期间去美国创办画院
代表作品:《百鸽图》、《雄鹰》《书旗花鸟集》、《翎毛集》
风格特点
作品有日本画的面貌;喜用高丽纸作画,力求色彩与水墨的融合。学院派杰出代表,素有“任伯年第二”的美誉,善于用粉,能“粉分五色”,有“白粉主义画家”之称。吕风子赞他“画花似闻香,画鸟若欲语,技法卓绝,当代无与抗衡者。”徐悲鸿称其:“自得家法,其气雄健,其笔超脱,欲与古人争一席地,而蔚为当代代表作家之一”。当时,与徐悲鸿、柳子谷有“金陵三杰”(金陵三画家)之称。
人物教职
二十六岁毕业于上海美专,为吕凤子弟子。任厦门集美师范教职。
1929年应徐悲鸿聘,为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
1932年与诸闻韵、潘天寿、吴茀之、张振铎结成“白社”。
1949年3月赴美定居旧金山。尝任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
切磋画艺
又和潘天寿、诸闻韵等结成“白社”切磋画艺。在画坛声誉日隆。擅长花鸟,间写山水、走兽、人物。取法任伯年,勤于写生,工设色,尤善用粉,人称“白粉主义画家”,在染色笺纸上用粉随意点染,极具生动。其作品先后在法国、德国、原苏联、比利时等国家展出,并为不少国家博物馆收藏视作东方瑰宝,艺名播及全球。于一九五七年因病逝于美国,其时人民日报载文称其为爱国主义画家。出版有《书旗花鸟集》、《翎毛集》、《张书旗画集》、《中国风格的绘画》等。
桃李天下
张书旂在他的教学生涯中,用其特有的方式教育出了大批的精英人才,其中有凌立如、苏葆桢、程本新等人。凌立如就是最杰出的代表之一。凌立如与张书旂先生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很多人说,人与人相识是一种缘分,也是一种随性。因为对于绘画共同的而热爱和认知,张书旂经常把凌立如约到他的住所里,由一开始的教导到之后彼此间的切磋画艺,这也正一步步地印证这他们之间的感情从师生到朋友的升华。在张书旂的住所,他们畅所欲言,全身心投入到研习绘画中去。凌立如从南京中央大学毕业之后,就执教于苏州美专。虽然有着了距离的阻碍,然而他们依旧保持着书信的联系,师生之情、朋友之义,并没有因为地域的关系而影响丝毫。在书信中,他们一如既往地攀谈,大至论及当今局势发展以及画坛改革新趋向,小至绘画技艺的一个细微之处。张书旂更是将自己的堂弟张世简介绍给凌立如,并拜师于他。这无疑是对凌立如绘画技术最大的肯定。论及两人的交情,这一切都不在话下,只要彼
人物履历
1922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拜在绘画大师、艺术教育家吕凤子门下。1928年,张先生作《雄鹰》图挂在中国共产党上海的中央机关里,画上题:“千里江山一击中”。周恩来看到后称赞说:“这张画意义深重,气象万千,象征着中华民族一往无前的精神和我党事业鹏程万里,无限光明。”同年,安徽某县山洪暴发,哀鸿遍野,先生即在南京举办赈济义卖画展,将全部收入捐献给灾民。有一幅《哀鸿遍野》图,蔡元培先生看了后,随即在画上书题:“疮痍满目,何处无之,一经妙笔,耐人寻思”。
1929年,从福建厦门受聘任教于南京中央大学任教,从事教育工作十多年。
1935年在南京举办个展,展出200余幅作品立刻被订购一空,博得中外人士的高度评价。此后,他的作品先后在法、德、苏及比利时等国展出,为众多国家博物院收藏,被视作东方瑰宝。
《百鸽图》(162.56×355.6cm)1941年,他的旷世巨作《百鸽图》被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的一份厚礼赠送
人物评价
张书旗二十年代初入上海美专学习。先学西画,后转攻国画花鸟,得着名美术教育家吕凤子亲授。1935年在南京举办个展。曾任教于中央大学艺术系。抗战前赴美,1956年在美国西部举办国际画家名名作展览,其作品《雄鹰》获水彩首奖。1939年,其《百鸽图》被中国政府作为礼物赠送美国总统罗斯福。早年得高剑父指授,有日本画的面貌;喜用高丽纸作画,力求色彩与水墨的融合。其后又取法任伯年,作花鸟喜用白粉调和色墨,画面典雅明丽,颇具现代感。因其善用折粉,故有“白粉画家”之称。时人评论其作品“圆润有之,雄伟不足”。
百鸽图
张书旂《百鸽图》飞越太平洋“回家”创作仅用4天(图)
历史上首幅进入美国白宫的大型中国画——《世界和平的信使》(世称《百鸽图》)首次回到诞生地,正式亮相山城。2012年4月28日,张书旂中国画艺术及其传承作品展览开幕式在三峡博物馆举行。
本次活动由市政府、中央文史研究馆指导,市文史研究馆、市文广局、三峡博物馆、西南大学和浙江省浦江县人民政府主办。
张书旂1900年生于浙江省浦江,1957年病逝于美国洛杉矶,是我国现代美术史上着名的花鸟画家,与徐悲鸿、柳子谷并称为“金陵三杰”。他的三幅画作《百鸽图》、《云霄一羽》、《松枝双鹤》,曾先后赠给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加拿大总理麦肯齐·金,为中华民族抗战事业和世界和平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专家介绍,张书旂名画《百鸽图》寄托了中国早日战胜法西斯,实现世界和平的愿望,也留下了中美外交史上的一段佳话。本次书画展览和29日举行的学术研讨会,将进一步推动重庆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