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

建设家乡奉献青春的名人例子(为建设家乡而奉献的名人例子)

淘名人 2023-03-31 热度:

无私奉献的名人故事

一、詹天佑

(1)詹天佑为国不计名与利:近代科学先驱、著名工程师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 京张铁路 。

(2)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山山岭岭,只用了500万元、4年时间就修成了外国人计划需资900万元、需时7年才能修完的 京张铁路 。前来参观的外国专家无不震惊和赞叹。当时,美国有所大学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

二、袁隆平

袁隆平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杨善洲 他好书记 杨善洲 退休后义务植树22年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三、诺贝尔

(1)诺贝尔是安全炸药和无烟火药的发明人。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用在研制炸药上。研制成功后,赢得了大量专利权,积累了许多财富。1896年,诺贝尔逝世前决定把3300万克朗作为基金,用每年的利息,他奖给世界上杰出人物,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2)服在遗嘱中说:“这奖金不论国籍、人种和语言,只发给确实对人类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的人。”诺贝尔为科学奉献了一生,诺贝尔奖则永远地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四、邓稼先

(1)1850年,26岁的邓稼先在美国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回国,祖国张开温暖的双臂迎接这位“娃娃博士”,邓稼先沉浸在青春的欢乐和家族的幸福之中。但是,历史风云变幻,祖国面临核大国的威胁。

(2)邓稼先毅然接受开拓祖国核事业重任,离别妻儿,隐姓埋名,走向大戈壁。从此,他从物理学界的讲台上消失了。20多个春秋过后,头发里夹着大戈壁沙粒的邓稼先回来了,“两弹元勋”的美名才开始传扬,邓稼先的名字才重新出现在普通人的中间。

五、茅盾

(1)我国著名文学家茅盾先生日常生活简朴,他把稿费省下来,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情。解放前他曾以稿费支援过贫病交加的进步作家。

(2)1957年,桐乡县创办《桐乡文艺》,因缺少经费,他立刻捐款300元;1958年,故乡创办一所民办中学,他闻讯后资助500元。

一个为建设新中国做出贡献的名人故事简便

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 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与此同时,袁隆平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

袁隆平在国内率先开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在其撰写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中,提出了:要想利用水稻杂种优势,首推利用雄性不孕性。

袁隆平的理论与研究实践是对经典遗传学理论的挑战,否定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点,极大地丰富了作物遗传育种的理论和技术。

袁隆平解决了两系法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如1989年在两系法研究遇到重大挫折的时候,其提出了选育实用光温敏核不育系导致不育的起点温度指标和选育的技术策略,使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走出了低谷。

后来又研究并提出了核心种子生产程序和冷水串灌繁殖等重大技术,使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最终取得成功并推广应用。

扩展资料:

袁隆平科研成就:

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66年在IRRI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培育出奇迹稻(IR8)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

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 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1986年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将杂交水稻的育种从选育方法上分为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三个战略发展阶段。

即育种程序朝着由繁至简而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从杂种优势水平的利用上分为品种间、亚种间和远缘杂种优势的利用三个战略发展阶段,即优势利用朝着越来越强的方向发展。

根据这一设想,杂交水稻每进入一个新阶段都是一次新突破,都将把水稻产量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这项战略构想的提出,为中国已取得三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开发成功后开展杂交水稻新探索指明了方向。

1987年7月16日,袁隆平学生李必湖、邓华风,在安江农校籼稻三系育种材料中,找到一株光敏不育水稻。历经两年三代异地繁殖和观察,该材料农艺性状整齐一致,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了100%,并且育 性转换明显和同步。

这一新成果,为杂交水稻从“三系法”过渡到“两系法”开拓了新局面。同年他提出“杂交水稻的发展战略”,即三系法为主的器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为主的籼粳亚种杂种优势利用;一系法为主的远缘杂种优势利用。

1987年,国家“863”计划将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立为专题,袁隆平组成了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协作组开展全国性的协作攻关。历经九年的艰苦攻关,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取得了成功,一般比同熟期的三系杂交稻增产5%~10%,且米质一般都较好,近年的种植面积为6000亩左右。

两系法杂交水稻为中国独创,它的成功是作物育种上的重大突破,再次体现了以袁隆平为首的中国杂交水稻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智慧,继续使中国的杂交水稻研究水平保持了世界领先水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袁隆平 (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杂交水稻之父

现代青年人为祖国奉献的例子?

1、罗阳

罗阳(1961年6月29日-2012年11月25日),男,汉族,辽宁沈阳人,中共党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曾任歼15舰载机工程总指挥,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1999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2012年11月25日12时48分执行任务时,罗阳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经抢救无效,在工作岗位上因公殉职,终年51岁。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12年11月26日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党员学习罗阳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习近平指出,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2、雷锋

1954年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5月,雷锋作为全团候选人,被选为辽宁省抚顺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2年2月19日,雷锋以特邀代表身份,出席沈阳军区首届共产主义青年团代表会议,并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在大会上发言。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

3、周鑫

周鑫,男,30岁,重庆市涪陵区人,生于1979年1月6日。200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8月重庆警官职业学院毕业后,于涪陵区致韩派出所工作,2004年2月于涪陵区敦仁派出所黔靖街社区警务室工作,2008年11月于敦仁派出所工作。

有人手持利刃在闹市街头疯狂行凶,他勇敢地用身体挡住其去路;鲜血从左胸喷涌而出,他紧咬牙关穷追不舍,洒下一条40多米长的“血路”,近千名群众自发前往吊唁前一天晚上在人民西路壮烈牺牲的敦仁派出所民警周鑫。

扩展资料:

为国奉献的意义

中华民族的历史之所以悠久和伟大,是因为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精神支柱和精神财富是起了重要作用,爱国主义是一种深厚的感情,一种对于自己生长的国土和民族所怀有的深切的依恋之情。

这种感情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千百年的凝聚,无数次的激发,最终被整个民族的社会心理所认同,升华为爱国意识,因而它又是一种道德力量,它对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我们要为国奉献,哪怕粉身碎骨。

有哪些奉献青春为祖国维护声誉的故事?

在外事大队刚成立不久,战士们的生活艰苦,装备落后。战士们们穿着粗布军衣,显然与穿着奇装异服的外国人形成鲜明的反差。

一天中午,A国驻华使馆走出一名外交官夫人,身着华丽的服装,牵着一条小狗。走到大门口,调皮的小狗一蹦一跳地朝哨兵马思良跑去,外交官夫人急忙拽拉绳索往后拖,但是小狗的尾巴还是甩在了马思良的裤腿上。

夫人慌忙抱起小狗,从包内取出一块洁白的手帕,反复地擦拭小狗的尾巴,并用鄙夷的目光瞟了马思良几眼,然后不悦地离去。

下哨后,马思良把自己的遭遇讲给战友们听,边讲边伤心地哭了。

战友们都难以忍受这种污辱,有的叹息,有的议论纷纷。后来他们认识到,有的外国人瞧不起的不是哪一个哨兵,而是我们的祖国。

马思良激动地说:“我们国家的建设刚刚起步,眼下贫困一点是事实,但人穷不能志短,我们要为祖国争口气!”

于是,战士们纷纷献计献策,争取在现有的条件下着装整洁,精神饱满,振军威国威,树立良好的形象。

从此,他们把粗布军装洗得干干净净,磨损的地方仔细地缝补好。

由于粗布衣服水洗后皱巴不挺,马思良发明了开水熨衣法,战友们都仿效起来。

他们把开水倒进瓷缸里,用缸底熨衣服,一杯水、两杯水……虽然费力,但他们却认真仔细。即使是冬天刚从哨位上下岗,倒一杯开水也不舍得暖暖手,而是把身上的衣服脱下来,将皱纹熨平。他们的新衣服平时都舍不得穿,只是上哨时才穿在身上。

在战士们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叫陈长松的老兵准备探家,家里给他介绍了个对象,等着他回去相亲。为此,他拿出了自己唯一的一套新衣服穿在身上,在班里来回走动,战友们都夸他精神多了,说姑娘见了一定高兴。

陈长松听了高兴得像过年的孩子一样。然而,高兴了半天,最后他还是脱下了军衣说道:“还是留着上哨穿吧。”

就这样,陈长松穿着旧军衣回到了家乡。与姑娘见面后,姑娘就注意到了他的军衣,问他:“你们几年一身军装?”

陈长松一听就明白了,如实地把情况告诉了姑娘。他给她讲了狗尾巴的故事,讲了战友们用瓷缸熨衣服的认真仔细……感动得姑娘哭了。

这位纯朴的乡村姑娘,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也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但是她却理解了这一切,理解了战士心中的祖国。

在陈长松假期满后,她将他的军衣洗干净,也用瓷缸将皱格熨平整,送他踏上归途。

她不会说豪言壮语,不会说恩呀爱呀,她用朴实的语言含泪说道:“放心在部队干吧,俺等你。”

穿衣戴帽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在外事警卫战士眼里却变成了与祖国荣辱相关的大事。他们没有穿衣镜,就在上哨前相互帮助整理着装。

有一次,一个新兵的上衣扣子掉了一个,准备上哨时被老兵发现了,当即批评了他:“在哨位上,你代表的不是你自己,代表中国士兵,代表我们的祖国!”

由于上哨时间已到,来不及缝衣服扣了,老兵二话没说,抓起新兵的枪,替他上了哨。就是这样,外事警卫哨兵一代传一代,用实际行动维护自己的尊严,维护祖国的声誉。

关于奉献的名人事例 5个?

1、詹天佑为国不计名与利

近代科学先驱、著名工程师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

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山山岭岭,只用了500万元、4年时间就修成了外国人计划需资900万元、需时7年才能修完的京张铁路。前来参观的外国专家无不震惊和赞叹。

当时,美国有所大学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并请他参加仪式。可是,詹天佑正担负着另一条铁路的设计任务,因而毅然谢绝了邀请。他这种为国家不为个人功名的精神,赢得了国内外的称赞。

2、华罗庚回国

1950年,数学家华罗庚放弃在美国的终身教授职务,奔向祖国。归途中,他写了一封致留美学生的公开信,其中说:“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应当回去。

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回去,建立我们工作的基础,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回国后,华罗庚进行应用数学的研究,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称为“人民的数学家”。

3、诺贝尔的永恒奉献

诺贝尔是安全炸药和无烟火药的发明人。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用在研制炸药上。研制成功后,赢得了大量专利权,积累了许多财富。

1896年,诺贝尔逝世前决定把3300万克朗作为基金,用每年的利息,他奖给世界上杰出人物,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服在遗嘱中说:“这奖金不论国籍、人种和语言,只发给确实对人类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的人。”诺贝尔为科学奉献了一生,诺贝尔奖则永远地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4、两弹元勋:邓稼先

1850年,26岁的邓稼先在美国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回国,祖国张开温暖的双臂迎接这位“娃娃博士”,邓稼先沉浸在青春的欢乐和家族的幸福之中。但是,历史风云变幻,祖国面临核大国的威胁。邓稼先毅然接受开拓祖国核事业重任,离别妻儿,隐姓埋名,走向大戈壁。

从此,他从物理学界的讲台上消失了。20多个春秋过后,头发里夹着大戈壁沙粒的邓稼先回来了,“两弹元勋”的美名才开始传扬,邓稼先的名字才重新出现在普通人的中间。

此时,他的妻子已年过花甲,而癌魔却早注入他的肌体,他光辉的生命已燃烧到了尽头。他临终前对妻子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死而无憾!”

5、达尔文心系造福事人类

达尔文的后半生体弱多病,仍然坚持实验和著书。他曾说:“对于科学的热心使我忘却,或者赶走了我日常的不适。”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病逝。

他在自传中写过这样一段话:“我曾不断地追随科学,并且把我的一生,献给了科学,我相信我这样倚靠是正确的,所以不会感到悔恨,但使我感到遗憾的是:我没有使人类得到直接的好处。”这些话充分表现了达尔文造福人类的伟大抱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邓稼先

参考资料用:百度百科-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罗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詹天佑

为国家奉献自己的青春的事例

王进喜

王进喜的故事 除了“铁人”,他还有一个“工人工程师”的称号,他们总结出的“三老四严”等制度成为当时全国工业系统学习的榜样。以王进喜为代表的新中国石油工人,由苦难的旧社会解放出来,在新社会里表现出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据大庆油田负责人宋振明说,王进喜率领的12O5钻井队在1953年到1959年7年间,共完成钻井进尺71000米,等于旧中国1907年到1949年42年钻井进尺的总和。   

从1960年6月1日大庆运出第一批原油,到3年之后大庆油田会战结束,中国石油结束了用“洋油”的时代,实现基本自给。毛主席非常高兴,于翌年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尽管这是在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上的一种尝试,但是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人的奋斗精神仍是永远值得学习的。

扩展资料:

关于青春的名言:

1、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出自李大钊《“晨钟”之使命》

2、 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出自李大钊在报刊上发表的寄语

3、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逢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出自毛泽东《1957年,毛泽东对留苏学生的演讲》

4、 人世间,比青春再可贵的东西实在没有,然而青春也最容易消逝。最可贵的东西却不甚为人们所爱惜,最易消逝的东西却在促使它的消逝。谁能保持永远的青春,便是伟大的人。出自郭沫若寄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进喜